講課講習的時候每日半天,每日需先拜了賢人畫像,又本監提督怒斥一番,帶領下一一朗讀前日功課,再到承天門驅逐本日賣力講習的翰林學士,然後開端講習,講課的內容從《百家姓》、《千字文》、《孝經》及《四書》、《千家詩》之類由粗淺至深,且極其峻厲。因為寺人們不必科舉,內書堂評定成績的標準便首要考背誦和謄寫,才上了幾日的書堂,大略是為了殺一儆百,便罰了很多。或是年紀太小冇抓住筆汙損紙張、或是前一日的功課背誦不出、或是謄寫不堪入目,獎懲辦法或是鐵尺擊掌,或是賢人像前雙手扳腳板直立,或是罰跪賢人像前,幾日下來本來衝動的小寺人們已是苦不堪言,叫苦不迭。
如此重壓之下,即便是宿世曾受太高檔教誨習過書法略通繁體字的雙林,也頗覺微微有些吃力,更何況是那些完整零根本的小寺人?少不得有些小寺人甘願在講習那日去當差,便可有了藉口不去內書堂。張宏卻叫了他們坤和宮一班小寺人來嘲笑道:“本來不想說,隻是看你們年紀小,怕你們犯了胡塗,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樣是入了宮的服侍人,卻有天淵之彆,內書堂講習的,那是甚麼人?正兒八經的大儒,乃至曾為帝師的,十年寒窗讀出去的,現在給你們講習,普通人哪來如許大的福分?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