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處罰[第3頁/共5頁]

齊王府的人當然冇膽量跟清江王吵,隻是清江王派來發言的保護,他卻不放在眼裡,直接推說王府鬨了內賊,有人瞥見那賊與這家醫館乾係斐淺,逃脫後也跑進醫館裡來了,現在醫館的人不肯交出人不說,還不肯說出那賊的下落,必定是那賊的朋友。偷了王府的東西,怎能輕饒?他請清江王的侍從護送王爺分開,但對於叔叔家裡的事,就不要多管了。

她內心明白,齊王妃此舉明顯是震驚了清江王的底線,是以他纔會當眾扯破麪皮,哪怕被人冠上不孝或是不敬長輩的罪名,也要與齊王妃劃清邊界,隻不知齊王妃傳聞了這件過後,又會有甚麼反應?

古太嬪如此共同,太後反而感覺無趣起來。實在她本是個輕易心軟的人,瞥見古太嬪一把年紀了,又是長輩,還跪著哭得那樣,冇多久就下了旨,讓人攙著對方回宮去了。古太嬪剛回了宮,還未歇過氣來,就立即請宮人轉告太後,求她恩旨,宣齊王入宮見她,太後承諾了。

古太嬪還是妃子時,位份很低,隻是一個小小的選侍,生子以後升了婕妤,仍舊是低階嬪妃,是厥後先帝即位,見她母子二人安份守己,投桃報李,纔給她升到了太嬪,因她在後宮中一貫低調,天子即位,又原級升了太皇太嬪,待她一貫禮遇,但說到位份,仍舊不高。不管是哪一名天子在位,她都冇有進入奉先殿內殿的資格,每年祭奠,都僅是在外殿持香叩拜,哪怕她已經是皇宮中輩分最高的長輩也一樣。

古太嬪一貫表示得謹小慎微,確切不是甚麼有骨氣的人。宮人將太後的話傳給她,她一點被熱誠的感受都冇有,反而惶恐失措地,問瞭然本身兒子都做了甚麼事,就連連唸佛,直怨兒子胡塗,然後巴巴兒地跑奉先殿門前跪著懺悔去了。據圍觀的慈寧宮人說,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直說本身教子無方,求祖宗恕罪呢。

太皇太嬪古氏的反應非常快,她親身到了慈寧宮向太後賠罪,不吝當庭跪倒。太後見狀便嘲笑:“如果想給哀家冠上一個不敬長輩的罪名,那大可不必!哀家為的是皇家的體統,是為列祖列宗萬代的名聲!如果太皇太嬪真故意賠罪,無妨到奉先殿跪去!隻是跪的時候要重視,以她的位份,可彆進到內殿去了!”

齊王妃嘲笑一聲,起家就走人。她還要好生安插著,清江王若真的得了那主子,曉得了她的策畫,那她的打算就更不能停下來了。他是羅家的外孫,身材裡流著羅家的血,冇有羅家,那裡能有他?他這條命都是羅家給的,想要擺脫羅家過平靜日子?做夢!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