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見一個丫環來講:“老太太那邊傳晚餐了。”王夫人忙攜了慕容長情出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甬路,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後有一個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屋。王夫人笑指嚮慕容長情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返來你好往這裡找他去,少甚麼東西儘管和他說就是了。”這院門上也有幾個才總角的小廝,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攜慕容長情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陳母的後院了。因而進入後房門,已有很多人在此服侍,見王夫人來,方安設桌椅。陳珠之妻李氏捧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陳母正麵榻上獨坐,兩旁四張空椅。熙鳳忙拉慕容長情在左邊第一張椅子上坐下,慕容長情非常謙讓。陳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們是不在這裡用飯的。你是客,原該這麼坐。”慕容長情方告了坐,就坐了。陳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坐方上來,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中間丫環固執拂塵、漱盂、巾帕,李紈、鳳姐立於案邊佈讓;外間服侍的媳婦丫環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飯畢,各各有丫環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家教女以惜福養身,每飯後必過片時方吃茶,不傷脾胃;今慕容長情見了這裡很多端方,不似家中,也隻得隨和些,接了茶。又有人捧過漱盂來,慕容長情也漱了口,又盥手畢。然後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陳母便說:“你們去罷,讓我們安閒說說話兒。”王夫人遂起家,又說了兩句閒話兒,方引李、鳳二人去了。
一時慕容長情進入慕容府,下了車,隻見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來。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彎,走過一座東西穿堂、向南大廳以後,儀門內大院落,上麵五間大正房,兩邊配房鹿頂,耳門鑽山,四通八達,軒昂絢麗,比各處罰歧。慕容長情便知這方是正閣房。進入堂屋,昂首劈麵先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鬥大三個字,是“慕容禧堂”;後有一行小字:“某年代日書賜慕容國公陳源”,又有“萬幾宸翰”之寶。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多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一邊是鏨金彝,一邊是玻璃盆。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圈椅。又有一副春聯,乃是烏木聯牌鑲著鏨金筆跡,道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上麵一行小字是:“世教弟勳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本來王夫人經常居坐宴息也不在這正室中,隻在東邊的三間耳房內。因而嬤嬤們引慕容長情進東房門來。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毯,正麵設著大紅款項蟒引枕,秋香色款項蟒大條褥,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擺著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擺著汝窯美人觚,內裡插著時鮮花草。地上麵西一溜四張大椅,都搭著銀紅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腳踏;兩邊又有一對高幾,幾上茗碗瓶花俱備。其餘陳列,不必細說。老嬤嬤讓慕容長情上炕坐。炕沿上卻也有兩個錦褥對設。慕容長情度其位次,便不上炕,隻就東邊椅上坐了。本房的丫環忙捧上茶來。慕容長情一麵吃了,打量這些丫環們妝飾衣裙、舉止行動,果與彆家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