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官客送殯的,有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理國公柳彪之孫現襲一等子柳芳,齊國公陳翼之孫世襲三品威鎮將軍陳瑞文,治國公馬魁之孫世襲三品威遠將軍馬尚德,修國公侯曉明之孫世襲一等子侯孝康,——繕國公誥命亡故,其孫石光珠守孝不得來,——這六家與榮寧二家,當日所稱“八公”的便是。餘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孫,西寧郡王之孫,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孫世襲二等男蔣子寧,定城侯之孫世襲二等男兼京營遊擊謝鯤,襄陽侯之孫世襲二等男戚建輝,景田侯之孫五城兵馬司裘良。餘者錦鄉伯公子韓奇、神武將軍公子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等,諸天孫公子,不成枚數。堂客也共有十來頂大轎,三四十頂小轎,連家下大小肩輿車輛,不下百十餘乘。連前麵各色執事陳列,接連一帶擺了有三四裡遠。
走未幾時,路上綵棚高搭,設席張筵,和音吹打,俱是各家路祭:第一棚是東平郡王府的祭,第二棚是南安郡王的祭,第三棚是西寧郡王的祭,第四棚便是北靜郡王的祭。本來這四王,當日惟胤禩功最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當今胤禩世榮年未弱冠,生得美秀非常,脾氣謙恭。近聞寧國府塚孫婦告殂,因想當日相互祖父有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是以不以王位自居,前日也曾探喪弔喪,現在又設了路奠,命麾下的各官在此服侍,本身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著大轎,鳴鑼張傘而來,到了棚前落轎,部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諸葛清怡見發引日期在邇,也預先逐細分撥摒擋,一麵又派榮府中車轎人從跟王夫人送殯,又顧本身送殯去占下處。目今正值繕國公誥命亡故,邢王二夫人又去弔喪送殯;西安郡妃華誕,送壽禮;又有胞兄王仁連家眷回南,一麵寫家書並帶往之物;又兼迎春染疾,每日請醫服藥,看大夫的啟帖,講論症源,考慮藥案。各事煩複,亦難儘述,是以忙的諸葛清怡茶飯偶然,坐臥不寧。到了寧府裡,這邊榮府的人跟著;回到榮府裡,那邊寧府的人又跟著。諸葛清怡固然如此之忙,隻因生性好勝,唯恐落人批駁,故費儘精力,籌劃的非常整齊,因而合族中高低無不稱歎。
這日伴宿之夕,親朋滿座,尤氏猶臥於閣房,統統籌措接待,都是諸葛清怡一人全麵承應。合族中雖有很多妯娌,也有言語鈍拙的,也有舉止輕浮的,也有羞口羞腳不慣見人的,也有懼貴怯官的,越顯得諸葛清怡灑爽風騷,典則俊雅,真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了,那邊還把世人放在眼裡?華侈唆使,任其所為。那一夜中燈明火彩,客送官迎,各式熱烈自不消說。至天明吉時,普通六十四名青衣請靈,前麵銘旌上大書:“誥封一等寧國公塚孫婦防護內廷紫禁道禦前侍衛龍禁尉享強壽賈門秦氏惱人之棺木。”一應執事陳列,皆係現趕新做出來的,一色光彩奪目。寶珠自行未嫁女之禮,摔喪駕靈,非常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