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chapter35[第1頁/共6頁]

唯之與阿,相去多少。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太上,不知有之﹔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昔之得一者:

穀無以盈,將恐竭﹔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公乃全,全乃天,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執大象,天下往。

非以其忘我邪。

穀得一以生﹔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為有為,則無不治。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儼兮其若容﹔

道常有為而無不為。

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不自伐,故有功﹔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老子:「品德經」:第五章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章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世人皆不足,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曠兮其若穀﹔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不自見,故明﹔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地得一以寧﹔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則攘臂而扔之。

往而不害,安平泰。

強行者有誌。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魚不成脫於淵,國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渙兮若冰之將釋﹔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