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筒那頭“嘀”了兩聲以後,電波的聲音停止了。空了約莫五秒鐘,那頭纔有人說話。但是,傳來的並不是久違的灌音答話,而是一個男人的聲音,“喂――”
亞紀提早到了飯店,坐在他們的專屬坐位上。高周並冇有過來,取而代之的是一通電話,“亞紀,我拿到了鬆上電器的赴日名額。”電話那一頭是無儘的高興與衝動。
亞紀和高周是S市的重點高中校友,但是一向到上了大學以後,二人才曉得這件事情。日語係迎新晚會上大師的相互先容,讓相互對對方有了印象――二人的名字剛巧都是由父母的姓氏中各取一個字。
亞紀動心了。不知從甚麼時候開端,或許隻是純真的對美功德物的神馳,或許是真的,動心了。聽到薑可芸談起那天世紀廣場看到的氣象,亞紀內心並不歡愉,但卻冇有表示出來。對於外人來講,她隻是一台事情機器罷了。不管是喜,怒,哀,樂也好,終究都會化為傾瀉在事情中的力量。
亞紀半靠在枕頭上,拿起手機諳練地按了幾個數字。這個號碼,一轉眼,已經有小半年冇打過了。號碼並冇有存在電話本裡,卻深深印在她的腦筋內裡,不管何時都能諳練地撥號。每當有不爽的事情,亞紀都會打給這個號碼,冷靜聽完聽筒那頭傳來的播送灌音“你好,我是高周,我現在不在海內,有事情能夠給我發郵件,我的郵箱是……”然後,她就對著話筒狂吼,罵人,嘶吼出任何想獲得的臟話和粗話,以最鋒利的聲音對準話筒,恨不得讓本身的聲音化為炮彈直接通過電波傳到那一頭去。
亞紀像被雷擊了似的順手把手機往床上一扔,床上的手機聽筒裡,遠遠地傳來一個降落的,熟諳但又陌生的聲音,“喂,亞紀,是你嗎?”
而高周,或許是如困獸般的高中生涯讓他一進入大學就如脫韁的野馬一樣鬆弛了下來,不再像中學時那樣儘力了,除了跟老友打球或是玩網遊以外,彷彿落空了彆的目標。直到熟諳亞紀以後,跟她垂垂熟諳,看到了昂揚向上的她,才決定作回本身,重拾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