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無法一笑,倒是邪肆不已,忽地抓住她的手臂,不由分辯將她自地上扯了起來。
定國侯?南宮裴?那麼麵前這個“阿洵”,便是大名鼎鼎的南宮裴老將軍和長公主蕭寧的長孫,南宮洵?
這個南宮洵是個二愣子一根筋,蕭遠在言語上說個“握手言和”,他便在行動上果然來個握手言和,殊不知這個“握手言和”並非真的要通過握手,才氣達到“和”的目標,如果蘇姑姑在,必然氣得要死,第一天教的那條“男女授受不親”算是白搭口舌了。
他身穿紫衣,腰配流珠,翹著二郎腿往那兒一躺,活脫脫一個紈絝後輩。
眼看場麵有些失控,蕭遠笑道:“阿洵,你嚇到清平了。”
到了父皇這一代,朝中冇有適齡的公主,隻好將康王之女封為麗和公主嫁去邊關,為這事,康王在父皇跟前哭了幾次,還大病了一場,父皇為安撫他,親身擺駕康王府去看望,他均冷眼以對,讓父皇好生難堪。
那人單手勾住雕欄,騰空飛起,技藝非常敏捷,一個踏步已是蹲在卿羽麵前,與她四目相對。
南宮洵留居康王府時,與太子蕭遠成了要好的玩伴,二人同歲,隻是一個活潑,一個沉寂,一個健安康康,一個文弱多病,真不知脾氣差異如此之大的兩小我,是如何成為知己老友的。
南宮洵摳摳耳朵,翻了個身想持續睡,可走廊的躺椅過於狹小,他一翻身,便噗通一聲滾到了地上,摔了個狗吃屎,惹得遠處看熱烈的小宮女捂嘴偷笑。
“手放低一點,頭舉高一點!”蘇姑姑揮動著柳便條,不耐煩地罵了一聲。
蕭遠將這一幕看在眼裡,不動聲色地笑了:“一個是我的老友,一個是我的mm,你們也算不打不瞭解,可否看在我的麵子上,握手言和?”
蘇姑姑忙與他見禮:“世子。”
以蘇姑姑的判定標準來看,他的言行舉止美滿是“有辱斯文、成何體統”,但因著他特彆的身份,蘇姑姑待他向來皆是笑容相迎,恭敬地喊他“世子”。
卿羽倉猝彆過甚。
唉,想那定國侯祖上良將輩出,南宮裴老將軍年青時隨太宗天子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績,可謂國之神器,至先帝時助其斥地一派承平亂世,被先帝欽封異姓候,還將最崇高的長公主指婚給他,受了無上榮光……如何,如何會生出這麼一個浪蕩的孫子?
這聲笑極儘張狂,決然不是蕭遠所發,而來往於禦花圃的,不是侍衛寺人便是宮女妃嬪,哪個敢這麼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