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勞李公公了。”李德滿是康熙身邊的紅人,淩若不敢怠慢趕緊行禮,待李德全走後,她謹慎地打量著這個即便在紫禁城中也屬秘密之地的南書房,朝中有言:此地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不知康熙為何會選在此地召見她。
這一次非論是籌款還是賑災都冇有呈現太子胤礽的名字,明顯康熙對他這段時候在戶部的表示甚是絕望,特彆是連他本身也在管國庫告貸,接下來如果要催討欠款,鋒芒第一個要指向的恐怕就是太子。
淩若忐忑地隨李德全來到南書房,南書房位於乾清宮西南角,是康熙讀書、批折、議事的秘密之地,自康熙十六年設立以來每日皆有康熙親點的翰林院士當值,比方熊賜履、張廷玉等。
“是不是感覺本身有些像她?”見淩若點頭,康熙起家走至畫前,手指悄悄撫過畫中女子的衣角,有無儘的眷戀在眼底,“除卻芳兒,你是我見過最像她的人。”另有一句話康熙冇有說,淩若在吹簫的時候,那種神態的確與她一模一樣,連他都有一刹時的錯覺,覺得統統還在四十五年前,他在延禧宮中一邊看內裡花著花落一邊聽姨娘操琴吹簫,歡樂無忌。
這令她很不明白,孝誠仁皇後是順治年間四大輔臣之首索尼的孫女,十三歲那年嫁給了已即位為帝的康熙,大婚以後伉儷琴瑟合諧,伉儷情深,固然有三宮六院,但無一人能及孝誠仁皇後在帝心中的職位。她身後,帝更是哀思欲絕,寫下無數情真意切的悼詞,不知令天下多少女子羨煞,何故還會有如許的哀痛?實在令人費解。
見康熙不欲多說,淩若很聰明地冇問下去,垂目道:“會彈一點,隻是不好。”
康熙初時還不在乎,待聽到前麵已是勃然變色,背在身後的雙手微微顫栗,如何會?如何會這麼巧?他不會健忘,這曲子是姨娘生前最喜好的曲子,他曾不止一次聽她彈起過,想不到淩若第一次彈就選了首曲子,當年侍侯姨孃的人都已經故去,除卻本身不成能還會有人曉得,莫非真是姨娘顯靈了嗎?
手,撫上琴絃,幾近冇有多想,一首應手而出,那是她最喜好的曲子,為晉朝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所作,與齊名,曆經千年,其曲其意為浩繁文人雅士所愛好。
“起來吧。”康熙擺擺手淺笑道:“前次見你還是在康熙四十三年,一轉眼都疇昔兩年了,如何,在老四府裡好嗎?”
用心操琴的淩若並未曾重視到康熙的衝動,她沉浸於琴曲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