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這個月又連續招了她幾日。不算多,可也很多。這宮裡現在還是宜嬪最得寵,每月侍寢總有個七八天,然後就是佟貴妃,再然後就是她和宜嬪的mm郭絡羅常在了。繡瑜很對勁如許的近況,不墊底,卻也不做出頭鳥。
“再說,文淵閣內裡藏的必然都是些治國理政的書,不過是《論語》、《左傳》。也不是奴婢愛好的。”
“哦?”康熙挑眉笑問:“那你喜好甚麼樣的書?詩詞歌賦?”
但是這愛好卻有點難堪,因為繡瑜本身跟原主文明背景、脾氣差彆太大,固然她具有原主的全數影象,但是要她整日裡拿個繡花棚子紮花,真是太難為本身了。
皇後是個才女,在書法和繪畫上都有著極高的成就,如果是在當代,繡瑜倒是很想跟她交朋友。可惜是在這深宮當中,她隻能時不時拿了《千字文》、《百家姓》請她指導一兩個字。倒不為了認字,而是為了拉進相互的乾係,趁便給本身找個識字的來由罷了。因為怕被皇後看出端倪,進度也放得很慢。
皇後笑道:“你那裡笨拙了。本宮見你還算是肯下工夫的,才一個月,一本《千字文》已然讀了小半了。”
誰知幾天以後,康熙俄然召她去坤寧宮侍宴,說是侍宴,實在她就意義意義夾了兩筷子菜,康熙就興趣勃勃地問:“聽皇後說,你在學認字?”
繡瑜想到後代榮嬪的兒子排行第三,現在宮裡卻叫他十阿哥,也就是說康熙的前十個兒子,就贍養了三個!以是孩子在現在的後宮裡是個極度敏感的話題,提及此事,康熙的好表情頓時蕩然無存,疏忽了剩下幾個嬪期盼的眼神,直接揮揮手叫散了。
繡瑜感覺他笑得有些意味深長,並且是“尋了給你”,而不是“賜給你”,或是“叫人拿給你”,甚麼書天子都要尋了纔有?
康熙與鈕鈷祿氏相敬如冰已經有頗長時候了,坤寧宮裡服侍的人都快記不起來上一次萬歲爺在這裡暢懷大笑是甚麼時候了。完顏嬤嬤差點衝動得熱淚盈眶,從速號召小宮女端上茶來。
“哈哈,成心機。不喜好治世經國,也不喜好風花雪月。不過你也太藐視朕的文淵閣了,朕倒曉得有幾本書你必定喜好,過兩日朕尋了給你。”
“奴婢那是囫圇吞棗,會讀不會寫,隻求不孤負娘孃的教誨之恩罷了。”
“皇上諷刺了,奴婢這個半路削髮的,那裡讀得懂那些風花雪月夜。奴婢傳聞有一本書叫《天工開物》講的是漢野生匠如何造器物,倒是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