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年景災荒,百姓貧苦,兵士隻吃粗食,軍中無存糧。
沛公決定捨棄昌邑不打,率軍西行。
“誒,傳聞楚將軍已趕來,我們再等等吧。”
項羽接管章邯的投降,這時範促進言道:“章邯雖降,但他的二十萬雄師倒是威脅到我們,不如坑殺之,以絕後患。”
卻言‘乘秦軍怠倦之機策動打擊’。
“將軍不成,楚雲曾救過您和項老將軍,他又說懷王使臣,如果殺了他,不就陷您於不忠不義了嗎,到時天下人必會罵您。”項羽的副將桓楚道。
“哼,懷王不過是空架子,亂世稱雄,兵權在握,懷王也不敢亂來。”範增道。
因而就共同推立項羽為代理大將軍。項羽即派人去追逐宋義的兒子宋襄,追至齊將他殺了。
隨即他們奧妙同謀,他們藉著商討軍情去見宋義。
項羽心胸不憤,他見到宋義,帶著不滿道:“秦困趙而危及也,將軍何不統兵渡黃河滅秦,楚軍外攻,趙軍內應,前後夾攻,必能克秦也!”
宋義此舉惹得軍中將士心存怨氣,眾將士和縣城百姓都對他非常不滿。
“叔父戰死,我本就該為大將軍,何必詭士道賀也!”項羽傲岸道。
宋義於軍中執令道:“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倔強不從命批示的人,一概處斬!”
因而他們以沛公為西征軍統帥西征,藉口是劉邦為人刻薄,能夠減少西進阻力。
兩人合力攻昌邑,未下,沛公還軍至栗。
沛公軍由碭出兵,北上先行彙集陳勝、項梁的散卒。
項羽集結舊部,決定要代替宋義的位置。
以秦的強大攻打新趙,必能克之。趙被攻占,秦軍更強,豈有怠倦可乘!
沛公引兵西進,遇彭越於昌邑。
宋義挖苦道:“非也,欲殺吸附牛身虻蟲,卻不毀牛毛賴活蟣虱。秦軍攻趙,若勝之,軍隊怠倦,即乘秦軍怠倦而揮軍殺也;秦若不堪,吾軍擂鼓西進,必能克秦。
他平生跟從項梁交戰,曾得楚雲恩德,故而替楚雲說話。
懷王想要封楚雲為大將軍,被他多次推讓,無法放棄,楚雲向懷王包管會幫手破秦軍,懷王才肯放他拜彆。
秦軍挾克服餘威常追亡逐北。章邯顛末連續番勝利,以為楚國已不敷慮,因而北長打擊趙國。
“那就殺了秦軍,楚雲則軍杖二十,以儆效尤。”項羽冷聲道。
“想要攻秦,必殺宋義。”範增說道。
懷王為分離秦軍,兵分二路,由劉邦和宋義統兵,宋義為北路主將,劉邦則是西路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