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奪嫡之二[第4頁/共6頁]

吳三奶奶亦道,“閩王殿下出征四載,現在靖江已降,我們都這般歡樂,何況閩王妃呢?閩王妃夙來待mm極靠近,mm很該去賀一賀。再者,想來謝親家府上也有一番熱烈,mm是長孫媳,謝夫人有了年事,府裡的事還得mm幫著打理呢。”倆人都是明白人,眼看東宮一日不如一日,吳家原是端莊□□,幸而有小姑子福分厚重,嫁得謝家去。東宮不倒灶,有太子妃,再念著公公的功績,家裡日子不會難過。可一旦東宮倒灶,就得希冀這小姑子了。此時,吳家兩位奶奶特彆感念公爹婆婆好目光,把兩位大小姑子嫁得好。

謝莫如唇角彎彎,“現下十小我八個見了大郎需求提他婚事的。”

小王氏也笑,“我也盼著他早日結婚,有了兒媳婦,我也可把手上的事件交些出去。”

戚國公夫人的收場白與王老夫人祖孫差不離,笑道,“菩薩在上,總算江南靖平,我一聞信兒就坐不住了,還著人去衙門問我們國公爺,竟是白去了一趟,他們在衙門的還不如我們在家的動靜通達,竟又把小廝打發還來問我,叫我有了準信兒與他說一聲,我隻好再令小廝出去問,一來二去,好個擔擱工夫。”戚國公夫人一身秋香色衣裙,頭上配了紅寶石的金飾,她本就保養極好,言語間神采飛揚,眉眼活潑,彷彿年青二十歲。

管家媳婦垂手答道,“外頭小子們瞧見穿軟甲的斥侯騎快馬送的捷報,經朱雀街喊了好一起,好些人都聽到了。”

王老夫人亦是以重孫為榮,笑道,“十八了,來歲秋闈,他想了局嚐嚐,更兼他老子不在帝都,還未議親。”

靖江王投降的動靜傳的緩慢,連回孃家看望母親的吳氏也聽到了。吳夫人的年事不算老,相對於謝太太,她不過五十幾歲,或許丈夫過逝後家中便不大快意,吳夫人身子不若以往,氣候一涼,這不,又病了。謝太太對孫媳婦向來寬和,便叫吳氏辦理些藥材補品回家看望母親,因謝芝還要當差,便未陪吳氏疇昔,吳氏是帶著宗子長女一道過來的。

戚夫人這般策畫著,阿諛謝莫如一回,見柳大郎一身的溫潤書卷氣,不免又誇獎了一番,接著就犯了這個年事婦人獨占的媒人症,就問王老夫人,“之前大郎小時候,他跟著您或是他母親,倒是常見的。現在大了,見的就少了,恍眼一瞧,真真叫人移不開眼,這孩子,長得可真好。聽我們國公爺說,這孩子讀書也是極出眾的,多大了?可有婚事冇?”她家裡倒是有適齡孫女,嫡出的,模樣脾氣家世,倒不是不班配,隻是想到平國公府是帝都出了名的亂營,戚夫民氣下倒是有幾分躊躇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