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事,牽動多少民氣。
趙霖道,“是東宮。”
五皇子這話並未有多少私心,他就事論事,說的是實話,總督本就是武職,任此職之人,必得懂軍略才行。當然,並未有多少私心,也還是有私心的,五皇子本身對軍略懂的也有限,不過,他挑對了人,肯下工夫,仗也打贏了。
大皇子俄然無言以對。
五皇子還是很信賴嶽家的,他道,“依老尚書所言,有冇有能夠,東宮親掌江南事?”
不但是買入後等貶值的事兒,倘閩王能在江南一事上摻一腳,那麼,跟著閩王的人便有再建功的機遇。而跟從閩王的好處,閩地大勝後的封賞就足以申明統統了。
“蘇相雖在太子太傅,但蘇相為人,一貫謹言慎行,何況蘇相是首輔,憑蘇相身份,東宮對他恭敬不足,怕是難以引為親信。”謝莫如道,“若江南戰事起,江南幫需求最大限度儲存他們的氣力。再者,朝中多少人希冀著自此戰加官進爵。倘陛下偶然朝臣掌江南,能與殿下一爭的,唯有東宮。殿下便是故意示好江南幫,這短短光陰,也有限的很。此戰,乾係他們家屬氣數,他們不放心殿下,定會推東宮上位。”
“東宮!”大皇子既是震驚,又是不能置信,“讓東宮去,還不如我去!”
謝尚書道,“史乘上記錄,漢初黥布謀反,漢□□欲令太子代本身征黥布,呂後死力為太子婉拒。自來,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太子;無功還,則今後受禍矣。東宮謀士頗多,又有蘇相為太傅,當不會鼓勵太子親掌兵事的。”在謝尚書看來,太子出門兵戈,實在不是高超的主張。當然,這會兒不是漢朝,坐龍椅的也不是劉邦那偏疼眼兒。當今對皇子們一貫寵嬖信賴。
謝莫如道,“殿下也是陛下愛子,當初永定侯一敗塗地,閩地不穩,殿下還是要就藩穩定閩地局勢。現下江南之事,較之當初閩地總安穩很多。還是說,東宮才調不比殿下?”
謝尚書道,“當初,永定侯也隻是敗了一次。”
這些年,五皇子的養氣工夫愈見深厚,他聽這話心下一懸,麵兒上卻很繃得住,道,“他們兩府本籍地江南,定會擔憂族人,且二位國公本就是朝中棟梁,朝廷用人之際,二位國公天然是責無旁貸的。”大總督一名隻要一個,總不能倆人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