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叮嚀哥兒姐兒們:待會兒進廟門的時候隻能進右邊那道門,哥兒先邁左腳,姐兒先邁右腳,千萬不成踩門檻。”莊嬤嬤立在道旁,提著聲兒向落在前麵的世人傳達燕老太太的唆使。
蓮華寺每年正月二十六日,都會大開廟門,廣納香客,講經開齋,連續三日。燕家老太太信佛,年年正月二十六都要帶著一大師子上山進香,進個香還不敷,還要聽講經,聽講經也不敷,還要茹素齋,蓮華寺的素齋遠近馳名,聽聞天子佬子也會偶爾微服前來蹭和尚們的飯吃。
老衲人低頭問燕七:來易來,去難去,施主緣何而來?
“看到第幾次了?”坐在燕七劈麵的燕九少爺慢吞吞地開口問。
燕家年年來,景色對他們來講已經不新奇,燒完香聽完經,將一早預訂下的客舍安設安妥,剩下的時候就是談天尋友等飯吃。
且不說燕家高低如何悲傷欲絕,守邊大將戰死,骸骨總得運回京都安葬吧?戰報上卻說“骸骨無存”,這不是怪事麼?就算是被亂刀砍碎了,那也還能留灘肉泥兒呢,骸骨無存,如何個死法兒才氣死得連個骨頭渣子都留不下?
*――*――*――*――*
這藉口隻能騙鬼,究竟則是彼時朝中皇儲之位合作正烈,多方權勢博弈之下總會有池魚被殃及,政客們的心機不易猜,每一道號令的公佈都自成心圖。
丈夫既然冇事,燕二太太就要立即回京,家裡另有倆孩子呢,要不說女人難做,顧完了丈夫顧孩子。人還冇離城,天子佬子的旨意到了:凡駐關將士,未得皇詔,不得擅離。照顧去的家眷也要留下,免得混入敵海內奸,甚麼時候準予返來了,還得先顛末“明淨調查”才氣入京。
蓮華寺的客舍就是為燕家這類大保健要做全套的講究香客籌辦的,進香聽經吃齋休閒樣樣做足,起碼也要兩天時候,客舍就是必備之處,打掃得倒是很潔淨,一水兒的三合小院,一套連一套,塞個幾十戶燕府如許範圍的人家兒不成題目,滿都城信佛的大府高門真有很多,年年這個時候都能將客舍塞得滿滿。
話是跟燕七學的,究竟上燕九少爺已達十年的人生第一個學會說的詞就是“臥槽”。
人都說“入土為安”,逝者不入葬,生者心難安,但是那邊正忙著兵戈,誰有工夫給你尋屍首?閤府高低悲傷難過的時候,燕二太太連夜悄悄出城,直奔北漠邊關,留書隻要八個字:生要見人,死要見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