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暄細心將密帖收了,想了想問:“你甘冒此風險, 但是在京師衙門呆不住了?我在吏部有熟人, 說是詹事府錄事有個缺, 雖隻是九品, 好歹在東宮部下做事,比起京師衙門麵子很多,你可成心?”
蘇晉應道:“彼時在翰林院隻顧修書撰文,與人交友甚少,且隻要戔戔數月,當不會有人認出下官。”
晏子言抖了抖袖袍,覺得在聽笑話:“一群莽夫信口開河,晏家玉印乃晏氏身份意味,本官向來珍惜如命,毫不過帶身側,如何能落入彆人之手?”
那裡知晏子言不吃這一套,涼涼道:“麵熟?我看是麵善得很。”他往前兩步,劈麵站到蘇晉跟前,“我已記起你是誰了,景元十八年的進士,蘇晉蘇時雨但是?”
半晌,他淡淡道:“是麼?”順手拿過提燈,舉在蘇晉近前照著看了一會兒。巧舌令色,冥頑不靈,跟那日在大理寺風雨裡見著的模樣普通無二。
任暄上前酬酢一二,將話頭引到殿試,就道:“昨日查對貢士名錄,本該有八十九名,冇成想失落了一個,去衙門一問,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禮部這頭要對付差事,報的是家急返鄉,但你也曉得羅尚書愛究細兒的性子,轉頭怕他問起,又差下頭行走去貢士所探聽了探聽,可巧了,那處武衛說這貢士失落前,你去過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