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九曲十八折途徑,蘇晉繞了小半個時候,至府門,抬眼一看,府外已有一輛馬車等著她了。
雨水滂湃如注,卻不像平常陣雨急來急去,而是遮天蔽日地澆了兩日,昭昭然將暮春送走。
盛暑將至。
蘇晉記得,四年多前,本身被吏部那群殺才亂棍杖打,暈死在街邊,也是這麼存亡一線地挺過來的。所謂以下犯上,杖責八十,那隻是吏部對外的說辭。究竟上他們動的是私刑,覺得已將她打死了,順手扔到了死人堆裡,是她憑著一口氣爬了出來。
沈奚的爹就是刑部尚書。
蘇晉怠倦地笑了笑:“殿下高看下官了,若當真是個不熟諳的,下官何需求犯這個險。”一時想起晁清失落後,許元喆一字一句地為她謄寫《大誥》,又道:“他是微臣故舊,當時在場又無人認得他,微臣不去找他,該由誰去?”
車室內沉寂無聲,朱南羨覺得蘇晉已累得睡去,裡頭輕聲傳來一句幾不成聞的感喟:“殿下,時也命也,微臣的境遇,是造化而至,殿下何必掛懷?”
朱南羨本想挽留, 但蘇晉方纔一句“深恩”彷彿一道芒刺, 倏爾間竟不好多說甚麼, 任蘇晉撐著石桌歇了半刻, 不由隧道:“你也真是,何必為了不相乾的探花郎冒死,平白落了一身傷。”
鄭允又道:“陛下大怒之下,又命刑部與都察院呈交肇事涉事衙門與職員名錄,眼下已命刑部帶著羽林衛的人,去各個衙司拿人,連夜押回宮裡審判。這此中……”他微微一頓,看了蘇晉一眼,“也有京師衙門的蘇知事。”
此言一出,朱南羨也愣住了。
朱南羨聽到“深恩”二字, 伸去扶她的手驀地僵住,嘴角牽動了一下竟彷彿有些尷尬:“哦,這不算甚麼,你平身吧。”
蘇晉默了一默道:“殿下三思,殿下保護之意,微臣感激涕零。殿下可曾想過,若金吾衛與羽林衛對峙,駁的是誰的麵子?”
蘇晉推卻道:“不必了,微臣隻是累了, 早些回衙門歇上一日就好。”
他要做一齣戲,一出給天下人看的大戲。
任暄並冇有一副探病該有的模樣。
他該要把這場考場案當作一次契機,對生在北方惶惑不成整天的人說:“喏,你們看,朕雖起兵自江山南,但天下萬民皆是朕的子民,朕對你們都是一視同仁的,當年你們中有人犯了錯,朕殺了他們,現在南邊有人犯了錯,朕也一樣要殺他們。”
誰知蘇晉彷彿從骨肉裡又榨出一絲力量,跪隧道:“十三殿下,微臣有一不情之請。”說著又跟朱南羨磕了一個頭,“微臣想連夜進宮見晏少詹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