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午分,豔陽當空,暮春的天並不算得酷熱,蘇晉卻突然出了一腦門子的汗。

“走的時候,晁清人還在?”

蘇晉想到這裡,道:“不瞞大人,此事京師衙門也查了,晁清這幾日都在處所勤奮,並無可疑之處。隻失落當日,太傅府三公子的來找過他,像是有過爭論,以先人纔不見得。”

覃照林一把揪過他的衣領,目眥欲裂:“冇找著?!”那校尉被他勒得喘不過氣,憋得滿臉通紅,覃照林把他推開,啐了一口罵道:“一群廢料點心!”

也的確是愁得很了, 春闈剛過, 榜上馳名的貢士就丟了一個,今早去他住處一看,桌上還擱著謄寫一半的《大誥》,但是生不見人, 死不見屍。

蘇晉正想著是否要與他們擠擠,頭頂一方六合瀟瀟雨歇,回身一看,也不知那裡來了個活菩薩為她舉著傘,一身陪侍著裝,端倪生得非常劃一,說了句:“官人細心涼著。”將傘往她手裡一塞,獨自又往衙裡去了。

策問論的是複興之本,蘇晉答罷,清算好筆墨出門。外頭又在落雨,雨絲如斷線,細且密,她回屋取蓑衣,想了一想,又取了那柄天青色油紙傘。這是柳朝明的傘。蘇晉想,此一行,若能撞見柳朝明,便將這傘償還了。

張石山一時無言,隔著窗隙去看烏沉沉的天氣,春雨擾人,淅淅瀝瀝澆得民氣頭沉悶。

張石山是識得蘇晉的。

蘇晉沉默了一下,聲音輕飄飄的:“我猜也是。”

鄰屋的周通判看到了,問:“那位張大人將你回絕了罷?”又點頭歎道:“我勸過你,這些當官的老不修,活似臭茅坑裡的石頭,一則陳腐,二則嗜‘蠅’,你何必自取其辱。”

到底是讀書人,滿腹詩書讀到骨子裡,儘化作清傲。都說膝下有黃金,若不是為了故交,一輩子也不要求人的。

正當時,有一校尉跌跌撞撞地從人群裡擠出來,哭喪著臉往覃照林身前一跪:“批示使大人,冇找著……”

可朱雀巷呈“井”字狀,四通八達,他手底下的人多數被捲進人潮身不由己,餘下的還要護著幾個朝廷大員的安危,那裡來多餘的人封路。

也是奇了,這世道,傘的臉比人的臉好用。

艱屯之年,三法司碰到毒手案子無不往外推的,大理寺肯接辦已是天大的情麵,可比及禮部審完公文,動手找人又是甚麼時候?讀書人一輩子盼著金榜落款,後日便是殿試,晁清等不起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