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打鬨起來,做豆腐也不無聊了,用豆腐布縫好的公用袋子,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捏緊袋口,用力將豆漿擠壓出來。豆漿榨完後,再翻開袋口,再加水,拌勻,持續榨一次漿。
最後走的時候,收了七斤二兩的黃豆,六斤豆腐是被換走的,剩下的十四斤是被兩毛五一斤的代價買走的,趕集離的遠的人家,懶得歸去拿豆子,她這豆腐又不要票,乾脆掏錢了。
錢美芹的買賣好了起來。
有熟行帶著,三個年青人倒也冇那麼嚴峻,等豆漿沸騰的差未幾時,田永太端著石膏漿來了,這個就是用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合比例的淨水調成的石膏漿。
“兩毛五?貴五分錢呐!”奪目的女人頓時點頭。
一開端看的人挺多,買的還不大多,有人抱著孩子,眼饞的看著豆腐,謹慎問著多少錢。
這會談笑也少了,因為曉得這到製豆腐的關頭時候,榨漿時,不能讓豆腐渣混進豆漿內,影響口感。
等細緻的磨好的漿出來,下一步就該煮漿點漿,唐蜜眼瞅著田滿倉把榨出的生漿倒入鍋內煮沸,不蓋鍋蓋,邊煮邊撇去麵上的泡沫。
斤二兩的黃豆,換一斤的豆腐,這個比較合適,因為保守來講,一斤黃豆能弄出兩斤豆腐,錢美芹心衝動地突突直跳,唐蜜這麼說了,她冇任何定見。
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普通來講,北方人喜好老豆腐,南邊人喜好嫩豆腐。
一手攪弄豆漿,一手用大勺子將石膏漿突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裡、悄悄攪勻,數分鐘後,豆漿固結成豆腐花。
“那成,丫頭給我約一斤的!”
“今個承您照顧,給我們開了張!”那一塊豆腐也超不過一兩,當添頭還不錯。
豆腐用年初較久的豆腐包包裹著綁在案板上,全部案板綁在車的後座上,昨個夜裡下了大雪,路大好走,固然有自行車,但是倆人速率還是很慢,天剛亮的時候倆人出門,深一腳淺一腳到了鎮上,差未幾是晌午九點了。
見唐蜜臉帶驚奇,目光透著崇拜,錢嫂子笑笑,“你喜好吃老豆腐還是嫩豆腐?”
錢美芹焦急了,上前就要辯白,話冇說出口,被唐蜜製止了,她好聲好氣解釋,“嬸子你看,咱家的豆腐可不要票啊,並且色白、嫩軟、韌細、味美,小孩吃了彌補營養,大人吃了還能美白呢!”
一下午固然冇幫上啥大忙,當唐蜜還是很雀躍,她開端想著明個去鎮子上的時候,該給豆腐訂價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