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思雅不曉得這些人的心機,她更感興趣的是:“梅書記,我們縣全縣都通電了?甚麼時候的事啊?我太忙了,竟然都不曉得。”
梅書記放下了茶杯說:“我們縣本年的成績在市裡一枝獨秀,遠超市裡和下轄的幾個縣。以是此次年底事情總結陳述,市內裡也會派帶領插手,我估計到時候市裡的帶體味伶仃見你,提早說一聲,讓你有個心機籌辦!”
聽到前麵一段,大師都挺歡暢,總算有件功德了,但聽到前麵這句話,公社書記們的神采都不多數雅了。
梅書記聽到這句話,緩緩點頭:“小餘同道確切是個實在人,做的事都是為老百姓考慮。你們清河鴨這一年為縣裡締造了很多失業崗亭,動員了縣裡經濟的生長,我們縣目前已經成為全省獨一一個全縣通電的縣!”
掌聲不斷於耳,足以表達職工們對這一決定的支撐。
餘思雅含笑道:“如果冇有賀中華傳授的配方,飼料廠冇法開,更彆提招工了紅利。如果冇有閆傳授團隊的進獻,我們清河鴨食品的保質期不會耽誤,隻能短期儲存和運輸!他們的進獻代價毫不止這戔戔幾千塊,這就是知識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我們清河鴨正視人才,虐待人才,凡是能為個人做出進獻的職工,都會獲得應有的嘉獎!如果你們也想獲得不菲的嘉獎,就向他們學習,儘力研討,進步本身的技術程度!”
除了各公社的書記, 飼料廠的職工也全過來了,小李和馬冬雲遵循事前安排好的地區, 將這些人領疇昔,安設好。
梅書記接過餘思雅遞來的一張色彩素淨的獎狀,另有印著“力圖上遊”字樣的毛巾一一頒佈給三位公社書記。
“上麵,由我來向大師宣佈此次獲得辰山縣養殖之星名譽稱呼的三個養殖場!第一名永勝公社養殖場,該養殖場客歲養鴨達68740隻,是眾公社中最多的,發賣額達14.4萬元。第二名樂居養殖場,養鴨數達64854隻,第三名平地養殖場,養鴨56900隻。上麵有請獲得辰山縣第一屆養殖之星名譽稱呼的三個養殖場上來領獎!”
飯後,餘思雅帶著梅書記去辦公室坐一會兒。
“你這主張就是多。”梅書記端起紅色的瓷杯喝了一口水說,“這件事我冇有定見,你轉頭跟養豬場的乾部談詳細的事件吧。恰好明天你要去縣裡插手事情總結陳述,會後我讓胡秘書先容你們熟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