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早上,趁著太陽不毒,董佳慧戴著草帽蹲坐在木盆裡下河摘菱角,菱角生吃甜美爽口,煮熟吃綿軟細緻,還能炒菜或燒湯,能夠說是一物多吃的典範。
虎子上四年級,錘子上二年級,亮子剛上一年級,查抄下來虎子功課勉強通過,亮子功課最簡樸,算數算錯了兩個,董佳慧給他圈出來讓他去點竄,最後就剩錘子。
董佳慧伸手拍了拍錘子的頭,“你冇見過不普通嗎,難不成全天下的人都要你熟諳才行啊。”
“姑,我們功課都寫完了,能出去玩了嗎?”
“趙書記,冇事的,哪能見誰都吃糖啊。”
“趙書記?”
“不是不讓你玩,隻是讓你把三分之一玩的心機花在學習上,‘少小不儘力,老邁徒傷悲’,你曉得這話是甚麼意義嗎,就是說小時候不好好學習的孩子長多數悔怨了,彆人吃肉你隻能吃野菜餑餑。”
七月中旬黌舍放暑假,孩子們撈魚摸蝦捉知了抓麻雀,每天除了用飯時候,其他時候連小我影都找不見,冇幾天就曬的跟黑炭球兒一樣。
“趙書記,真是感謝你,你坐下喝杯水吧。”
董佳慧明天穿戴件藍色的短袖襯衫,下半身是簡簡樸單的黑褲子,這類打扮是鄉村裡常見的,不過董佳慧穿的衣服格式是本身做的,連絡了本身的審美在,穿在身上說不上那裡分歧,歸正就是有種奇特的氣質。
董佳慧剛摘了半盆菱角登陸,正愁如何把菱角和木盆一起運回家時,趙東林的自行車就停在了麵前。
學曆是勝利的拍門磚,學習好,多學點東西永久不會有錯。
“如許啊,浩田哥家住河劈麵。”
這時候董家其彆人都去上工了,夏季酷熱,隊裡改了上工的時候,之前是早八點到中午十二點,現在則是早六點到九點,下午出工的時候也推遲了,避開了太陽最熱的那陣子。
聽到院子裡的動靜,被董佳慧拘在家裡寫功課的幾個侄子翻開門簾出來了。
“小孩子要懂規矩,看到長輩要主動打號召,叫叔叔。”
方纔她抬手趙東林已經重視到,她手臂纖細,手腕還冇有甘蔗粗,這麼一大盆菱角,本身搬歸去還是要費些力量的。
這個設法在鐘書記腦裡閃了一下,隻是那麼短短一下罷了,因不是甚麼大事,鐘書記很快就丟下了。
錘子明顯不大佩服,當然這也不能全怪錘子,現在鄉村裡大多數家長都感覺孩子學習好不好冇甚麼乾係,歸正學多學少今後都是回家種地,能識幾個字不至於當文盲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