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說朝廷發放的祿米,月俸等都是遵循散官品階來發的,以是散官也被稱作寄祿官,除了散官的福利外,他所就任的秘書郎職事官另有一項福利,便是職事田。
馬前另有個奴婢牽著。
陳安點點頭,接過鄒榮手中的《群書四部錄》,翻看了幾眼,公然如他所說普通,合上後,想起父親提到的三館,也是藏書之處,便問鄒榮:“鄒校書可曉得其他三館的環境?”
其他幾人也隨之施禮,說了近似的一番話。
難怪唐朝的人哪怕寒窗十載,都想著去當官呢。
二人一馬,不急不緩地往秘書省而去。
算來算去,也冇算出個成果。
歸正遵循唐朝的經濟程度來講,陳安這個秘書郎的人為還是不錯的,當然與那些大官不好相提並論,但也是足有充裕了。
鄒榮領著陳安在秘書省四周逛了一下,算是熟諳一下環境,走到一處書架時,停了下來,拿出一本厚厚的冊本,向陳安先容道:“陳郎,這是開元九年秘書省編著成的《群書四部錄》,內裡詳細記錄了秘書省內著錄圖籍兩千六百多部,總計四萬八千多卷。”
這祿米嘛,在陳安的瞭解中,有點像是後代的年關獎福利,一年發一次,首要都是糧食,奉議郎是從六品散官,以是每年能夠從朝廷領90石糧食。
陳安聽鄒榮這麼一說,才曉得普通在常朝期間,陛下普通都是頭上裹著襆頭,身上穿戴圓領袍,並冇有戴冕,穿戴是比較隨便些的,陛下都這麼穿了,我們做臣子總不能穿的太昌大吧,以是上行下效,底下的官員也學著陛下的打扮,穿戴近似的服飾,隻是袍子的色彩是與陛下分歧的,不然便是極刑。
陳安還冇有完整睡醒,睡眼惺忪地被琴兒喊了起來,說是明天是郎君就任秘書郎的日子,迷含混糊地穿好極新的官服,因為秘書郎是個從六品的文官,以是他穿戴一身紅色圓領窄袖官袍,袍前繡著飛禽,頗具文人氣質,頭上戴著進賢冠。
陳安聽著的同時,內心還在冷靜算著,這到底是有多少錢啊……
一起上,他感受著暮秋晨間的寒氣,眯眼小憩之時,不由想起了一個詞,多事之秋,是啊,來到唐朝的第一個春季,他過得確切不是很承平,用多事之秋這個詞來描述,最是得當不過了,想到這,陳安不由滿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