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難以服眾?我纔不擔憂你呢!”陸準點頭笑道,“你啊,你啊,李汝契,你給我揣著明白裝胡塗是不是?朝中的那些個閣老、大人們不就是嫌我煩,以是把我往都城外頭趕嗎?我曉得!你也能夠直說!我出京,跟你跟遼東,一點兒乾係都冇有。有冇有我,也不遲誤你服眾;有冇有我,你也能打得贏這一仗!”
說他死的冤枉,是因為換了任何人在他的阿誰位置,都必定必須得死。
如果說上一次陸準來到虎帳隻是純真的查案,那麼這一次,他這位代填巡狩的欽差,就是實實在在的這場戰役的最高賣力人了。陸準應當感遭到高傲,因為如果不是張居正懶得理睬他,如果不是張居正對朝局太自傲了,他恐怕也毫不成能獲得掌兵的機遇。要曉得,自土木堡以後,文官與寺人在戰時把握兵權幾近是常例了。而陸準此次來,身邊是既冇有一個文官,也冇有一個寺人,遵循他的級彆,以他的身份,即便是薊遼總督,也批示不動他。
這些人都是陸準手中的刀,而作為一把刀,他們毫不該有本身的設法。刀太利了會傷到仆人,有那麼一刹時,陸準竟然也存了把這把刀就此廢掉的設法。
三尺台下,兩側相對各擺放著一溜八張椅子,每張椅子前麵,都站立著戍衛的護兵。隻不過,昔日裡這些護兵該當都是遼東總兵的麾下親兵,而本日站的,倒是陸準從京中帶來的親兵。
李成梁話是這麼說的,可眼神卻並不誠懇。在他的眼神表示之下,滿屋子的將官一個接一個的跟著他單膝跪了下來。這意義再較著不過了,他們籌算有福共享,有難同當。如果陸準要措置李成梁,要反對這個決定,他們都不會承諾。
這是總兵官每日措置事件的處所,正對著門口的牆麵上,掛著一大幅活矯捷現的猛虎下山圖。‘戍衛遼東’的大匾下,擺放著辦公的大案和太師椅。大案上,帥印、令旗、佩刀、筆墨,一應俱全。
對著這些熟人,陸準收起幾日來的嬉鬨氣色,當真地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對李成梁說道:“李總兵,你可曉得,朝廷為甚麼派我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