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論武報恩[第1頁/共3頁]

楊過畢竟少年心性,聽如許一說,心中天然歡樂,便承諾下來。丁漁便將《九陰真經》中要緊的內功心法緩緩背誦了一段,然後問楊過如何瞭解,最後再將《五絕秘笈》的奇思妙想細細說了。楊過聽了當然感覺高山仰止,中間的洪七公更覺麵前一亮。

洪七公慨然道:“不是老叫化誇耀本身弟子,隻是現在他們佳耦二人鎮守襄陽,實為大宋邊關的中流砥柱。你此來中原,想必沿路也見那蒙古韃子如何殘暴殘暴,嗜殺成性。以你此時武功,或許真能殺了我那兩個徒兒,可他們佳耦一旦身故,萬一蒙古韃子就此破關而入,千萬大宋百姓必將屍橫遍野。雖說我等武林人士原應稱心恩仇,可國仇私仇卻有輕重前後之分。老叫化鄙人,願為弟子擔了這樁因果,你若心中怨氣未平,儘管取了老叫化性命便是!”

不過丁漁聽到“家國大義”這幾個字,倒模糊有了幾分猜想。

不過現在他完整健忘了這些許痛恨,對郭伯伯和郭伯母隻要滿腔高傲,是以他亦挺身站出來道:“不錯,洪老前輩說得極是!我是郭伯伯郭伯母的子侄,又是我寄父的義子,他們三人的仇恨,我也情願一力當之!大和尚你如果感覺不解氣,無妨將我也殺了罷!”

丁漁曾經想要獲得全本九陰真經以後,送一份抄本給洪七公,以此酬謝他當初的傳藝之恩。但郭靖黃蓉一樣有全本九陰,想必早就給洪七公看過了。

洪七公又問道:“你此次重回中原,但是返來尋他們複仇的?”

丁漁笑笑道:“武林中人,見麵不是脫手比武,就是動嘴論武。楊少俠你不過晚生幾年罷了,將來一定在我之下,我現在和你切磋武學,就當是提早和你比鬥吧。”

實際上洪七公對郭黃二人的這個答案也並不對勁,隻是幾次逼問,他們也隻是雙唇緊閉,一副慘淡模樣,他也冇法再問。但如許一來,貳心中對二人也有些心灰意冷,是以這些年來,他闊彆中原,四周浪蕩,何嘗冇有避開二人的心機。

</br>

丁漁沉默很久,如果本日之前,他對兩人的這番話語毫不會有甚麼感到,但是他親目睹過滿地棄屍餓殍以後,卻再不能無動於衷。實在他在丹田病癒,練成嫁衣神功以後,對郭黃二人的恨意已然大大減輕,此番來報仇,不過是了斷一樁因果罷了。

聽了洪七公這一番話,楊過隻覺胸中熱血沸騰。他此時還不曉得楊康是被黃蓉直接殺死,是以對郭靖佳耦冇有仇恨,隻要痛恨,痛恨黃蓉當初不教他武功,偏袒女兒和大小武,終究導致他被趕出桃花島,被送到全真教,受了好些痛苦。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