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謀劃湘中[第1頁/共4頁]

從太湖歸元莊見到裘千丈,丁漁就開端思慮這件事情,他感覺勝利的能夠性實在不小。

對《武穆遺書》,丁漁的興趣不大。固然這部兵法在射鵰中是第一兵法神書,丁漁對此卻不覺得然。之前就已經說過,大宋向來不缺兵法,孫子,吳子,尉繚子,司馬法……多這一部也不見得就能富國強軍,哪怕完顏洪烈得了它,還是會被元蒙所滅。至於歐陽鋒覬覦的嶽家散手,那更是扯。楊再興武功不比嶽飛差多少,他傳下的楊家槍法連丘處機都看不上眼,嶽家散手又能高到哪兒去(此處專指射鵰中的嶽飛,而不是汗青上形意之祖的嶽飛)?

第一,明教上代教主鐘相和上官劍南訂交莫逆,現在的清閒二老和裘千仞兩兄弟都是厚交故交,這便有了說話的根本。

其次,即便裘千仞對段王爺非常體味,曉得他是聖母教教主,多數會做出割肉喂鷹的事情,也應當選一個更合適的時候。當時間隔第二次論劍另有二十多年時候,如此長的時候意味著龐大的變數,比如說南帝救人以後,大能夠令部下四下蒐購千年人蔘萬年芝草之類的靈藥來補還元氣,連梁子翁這個關外參客都有幾根數百年人蔘,南帝身為大理國國主,這點事情做起來的確不費吹灰之力;就算非論外物,南帝與王重陽換藝以後,身兼一陽指與天賦功兩大神技,十五年的修煉一定就比不上其彆人二十年,說不定第二次論劍時功力更精進多幾分,裘千仞難道白做了一場無勤奮?以裘千仞的才乾,不成能想不到這一點,那他為何還要做出這類不智之事,實在令人費解,說不定當中另有內幕。

除此以外,丁漁還每天抽出一點時候,把易筋鍛骨篇和大伏魔拳教給慧定小和尚與吳大明。前者是為了讓他和他師父下次東渡時能多些自保才氣;而後者則是因為丁漁感覺吳大明身上模糊有成為梟雄的潛質。練成這表裡兩樣功法,雖不敷以讓他稱霸武林,但起碼東海海疆中難逢敵手――隻要他不發瘋去找黃老邪的費事。不但如此,他還讓吳大明插手了明教,算是下了一步閒棋,如果吳大明今後能夠收伏東海統統海盜權勢,絕對能成為明教的一大臂助。至於將來的明教教主是否有才氣把握住他,就不是丁漁體貼的事情了。

第二,當今鐵木真已經一統草原,兵鋒直指金國,金國屢戰屢敗,情勢危如累卵,是以完顏洪烈纔會病急亂投醫,想要用《武穆遺書》上的兵法與鐵木真對抗。裘千仞不是傻子,這個時候還死抱著金國這根朽木不放,無異與金國殉葬。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