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舌大抵一二兩銀一斤,”丁漁掂了掂那朵樹舌,道:“這朵不到二十斤,我出五十兩銀。”
他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模樣,淡然問道:“你這朵樹舌要價多少?”
在這個期間,五十兩銀充足淺顯四口之家幾年開消,確切算是不錯的代價了。是以中間幾名采藥人都暴露羨慕神采,說老馬趕上了好主顧,紛繁勸他賣了。
那少年神采掙紮,心中爭鬥不休,但終究還是對阿姆的體貼占了上風,重重地點了點頭。老馬舒了口氣,走返來對丁漁道:“小郎君,我們賣了,隻是這代價,能不能再高上些許?”
他拿定主張,正欲回身拜彆,不想那老馬開口叫住他:“小郎君休走,待我二人再籌議一下。”
丁漁嘲笑道:“看這斷茬的模樣,摘下來應當有十天半月了吧?這集市上有的是懂行的人,若你這真是千年靈芝,早就賣出去了,那還會留到現在?勸說你們一句,能辯白樹舌和靈芝的人固然未幾,但那些花得起代價買千年靈芝的,要麼就是本身懂行,要麼身邊有懂行的人,你們想把樹舌當靈芝賣,等個三五七載也一定能等來一個冤大頭。何不老誠懇實買賣,樹舌也能入藥,這麼大朵的樹舌,也能賣出不錯的代價。”
香氣?丁漁和中間的采藥人湊前嗅了幾下,隻要一股淺顯的竹木味道,卻冇有聞到香氣。那名少年漲紅了臉,怒道:“你們合著夥騙我,我奉告你們,這朵千年靈芝,冇有五千兩銀子,我毫不會賣!”
丁漁急於接收樹舌中的靈氣,當下便不再持續采買藥材,帶著已買到的藥材趕回城郊的家中。(未完待續。)
那幾名采藥人一聽這話,立時變了色彩,都罵這伢子不知好歹,有脾氣躁的還想擼袖子脫手,幸虧老馬說儘好話,這才免除一場街鬥。不過如許一鬨,那幾人也偶然再看熱烈,都氣鼓鼓地回了本身攤上。
但是丁漁隻看了一眼,就曉得這並非甚麼千年靈芝。這實在是一種名為“樹舌”的菌類,寄生在樹乾上,如同樹木吐出的舌頭,因此得名。樹舌與靈芝最大的辨彆在於樹舌底部無柄,並且凡是能夠長得很大,不懂行的人很輕易誤覺得是靈芝。
固然樹舌與靈芝同屬一大類,但二者在藥效和代價方麵的辨彆比黃銅和黃金還大,丁漁再則麼說也是擔當了《南平醫經》的人,還不至於將二者混合。
實在對丁漁來講,靈氣這類東西完整冇法用財帛來衡量,彆說五千兩,就算一萬五千兩,他也以為物有所值。隻是眼下他如果用五千兩銀子買下這朵假靈芝,用不了多久,全部集市都會認準他這小我傻錢多的冤大頭,今後不花上三五倍代價,他休想在任何一個藥鋪或藥攤買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