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旗有些對勁。
吳永忠剛鬆了口氣,有人來稟告說,林家軍一個校尉,帶人在城外叫門。
那副將是趙鈞親信,特地留下賣力城中軍務的。既然是林家軍的人來找,天然是由他出麵比較好。
送走趙鈞,吳永忠讓人重新封閉城門,又讓人檢察了五蓮城的水源。
“趙將軍必然能馬到勝利,下官這就去安排乾糧食水。”
比如段錚,能升到守城將軍一職,是因為先剿匪有功,厥後又在青州北線抵擋匈奴,作戰英勇,攢下了軍功。
但是,林家到底也不是淺顯人家,他讓人去稟告了現在留守城中的副將。
“趙將軍,青州大營這位置非同小可,知府大人說京中大人們也非常體貼。”
澤山環抱青州,五蓮城就靠近東邊的澤山群山,陣勢低窪,山中的水都是往城裡流過來的。以是,五蓮城裡幾口水井都有水。之前為了節流食水,開城放人的時候,擯除了一批百姓。現在城中隻要萬把人,用水就充盈多了。
而軍事上,除了邊軍以外,夏國每州都設一座駐軍大營,一營主姑息是主一州軍務之人,各城守將皆由大營主將調配。
現在常遠拿出這封調令,趙鈞還是很心動的。他現在是從三品,若能升為青州大營主將,就是從二品,跳了一級,也不是不能夠。
“吳大人,費事你調配乾糧,本將連夜帶兩千人去追逐段錚。”趙鈞一捏調令,終究下定決計。既然上了常遠這條船,歸恰是下不了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林家軍?可有說是甚麼事?”吳永忠微微皺眉,這時候林家軍跑來湊甚麼熱烈,林家鎮守雁門關,掌著福北大營,和青州可隔著十萬八千裡,軍務也管不上啊。
夏國共有十三州,每個州中政務上職務最高的官職是知府,往下就是各城知州等。
“還要籌辦兩千套衣裳,不能穿軍中士卒衣裳。”
他策畫著等段錚一死,知府大人應當會開倉賑災。五蓮城的幾個糧倉現在但是滿的。賑災的時候多摻點麥麩泥沙,必定能留下一倉糧食。這一倉糧食如果運到南邊去賣……他或答應以拿那些銀子活動一下,看看能不能再往上升一升,做了這麼多年知州,他也想換身知府衣裳穿穿啊。
青州大營也算離都城近的,又是掌三萬精兵的,誰敢藐視呢?
趙鈞分開第二日,常知府的密信也送到了五蓮城,也是讓他們設法反對,同時也說了段錚現在隻帶了七百人馬,押送一百多個流民。
“將軍放心。”吳永忠承諾一聲,終究鬆了口氣,回身趕回知州府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