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前鋒逼近昌州城下,昌州守軍卻亂成一鍋粥,昌州知州乃至棄城而逃了,可惜方纔往北門逃出昌州城,就趕上了顧清韻一行人。
昌州城百姓們傳聞是雁門關顧家先人,受命來昌州剿除叛軍,一個個不由歡暢起來。顧家軍啊,連匈奴都能打敗,那烏合之眾的流民叛軍,他們必定也能打敗吧?
從都城帶來的一營人馬看管四門,凡是想要出城的官吏將士,一概斬首示眾。本來是怕死纔想跑出城,現在是想出城就得頓時死,一時候,城中官吏和將領們冇敢跑了。
幸虧,顧清韻和顧昀回籍,將顧大將軍六人棺柩先放到家廟中,就帶著人趕到昌州。
將領們明白了,這是拿本身當人質,或者說直接將本身給繳械解聘,找人來代替本身啊。
百姓悲觀起來,真的很悲觀,一個個感覺有了主心骨一樣,一時候百姓們冇想逃出城了。隻要有一絲能夠留在家中,誰情願背井離鄉呢?
阿誰將領嘴裡布團一拿掉,扯著脖子想大呼“來人——”,成果一個“來”字還未說完,顧昀上去手起刀落,一小我頭咕嚕嚕在地上轉動,在那將領邊上的人,直接被血噴了一臉。
顧清韻看著捆綁成粽子一樣的人,“你們各自麾下將領,每人報小我名給我,此人得是批示得動的,對了,還得是將你們的命當回事的,不然城門失守……”
“莫非就讓我們在昌州城裡等死嗎?”有人躲在兵士群裡,大聲喊道,“當官的吃香的喝辣的,憑甚麼我們得送命?”
“這些人抗旨逃竄,已經當場斬首。”顧清韻一指掛在校場那邊的人頭,“死在本身人手裡,就是罪臣,不但本身開罪,還要禍及家人。死在疆場上,倒是受人敬佩的豪傑誌士。大師都不是胡塗人,我無妨奉告大師,昌州城往北,朝廷已經派了幾路欽差,隻如果官員將領出城,一概格殺勿論。你們能從昌州城逃出去,還能逃過那幾路欽差嗎?”
顧清韻走到城樓上,看叛軍前鋒隻能遙遙看到旗號,壓根還未到城下,這些人竟然就忙著丟盔棄甲逃竄了,不由嘲笑了一聲,讓人到校場整隊。
顧昀一聽是昌州知州,棄城逃竄,直接拿出聖旨讀了,一槍將那知州給殺了,“再有棄城而走的,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