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好生護送顧公子和顧蜜斯出宮。不知顧大將軍和兩位少將軍現在停靈那邊?”
鄭禹卻彷彿甚麼都冇發覺,焦急地看向憲宗,滿臉都是擔憂之色,彷彿一心隻要聖上安危,再想不到其他。
“顧蜜斯莫要憂心,顧大將軍必然能夠洗清臭名。”周至公子說道,又問道,“顧公子和顧蜜斯在都城籌算那邊歇腳?”
宗室藩王打著“勤王”名頭起兵的,因為憲宗醒了失了來由,一時還在懵著。如果他這時候殺了顧家人,隻怕各地又能夠直接打出“暴君無德”的名號起兵了。
周彥博是周氏嫡長公子,還未入仕,文章卻遭到人獎飾。他帶頭呼應,內裡跪了很多文人學子……文人最愛肇事,口誅筆伐,性子固執……如果再有楊長治那樣的官員呼應……
夏端聽著憲宗粗重的喘氣聲,看向顧昀和顧清韻,招攬的心機又稠密了兩分。憲宗會想到顧家在軍中的故舊,夏端天然也想到了。並且,顧家這兩人,技藝如何且非論,就憑本日這一出,這顧家兩人對機會、民氣的把控,實在不錯。如許的人,不做將帥也是幕僚參謀之才啊。
大師明白了顧清韻的意義,顧大將軍沉冤未雪,世人此時去拜祭,如果天子不肯為顧家正名,他們拜祭就是違背聖意,二來顧清韻但願顧大將軍獲得應有的禮遇和禮節時,再讓世人拜祭。
這些話,不但指出林家罪名,更是在模糊指責憲宗忘恩負義、貪恐怕死,明知顧家委曲用心冤枉忠良。
夏端在宮中到了勤政殿,看到黃仲平真被憲宗身邊的寺人帶著入殿為憲宗看診,不由笑了一下。父皇方纔醒來,就打發朝臣們各自回衙門辦差,召了剛放假的黃仲平返來。
“聖上……”安福就守在憲宗邊上,一看聖上身子軟了下去,收回一聲淒厲的大呼,趕緊撲上去扶住。
顧清韻看著身前的金磚,看著微微低頭貌似恭敬,倒是後背挺直好像淩霜修竹。
內裡登聞鼓那邊跪了一堆人,兗州周氏在文人中素有聲望,此次周氏女為了百姓慘死於夫家之手、周家為女乞降離、迎出嫁女回葬兗州。此事獲得了天下人的盛讚,世人都說周家家風清正,周氏女兒心胸大義不墮家聲,周家長輩心疼小輩不避懷疑,乃是父慈子孝的典範。顛末周氏一事,周氏一族名聲更上層樓。
楊長治隻是文官,但是顧家既然能有文官救他先人,那麼武將呢?當年的顧家軍固然大半戰死,但是夏國軍中,顧家葉大根深,在軍中有很多故舊。若不是顧友德父子死得太俄然,隻怕當年為了救顧家,武將中會有很多人上書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