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交一樣東西。”
“應當的,父皇一向說視太妃娘娘如母,那對我來講,太妃娘娘就是祖母了。”夏天棄將兩個荷包遞疇昔,“這兩個香包,是我請元一大師供在佛前祈福過的。太妃娘娘賜的點心很好吃,我第一次見到荷花一樣的點心。這兩個香包不值錢,但是因為是元一大師親身唸佛祈福的,請嬤嬤轉呈太妃娘娘,孫兒祝她身材康泰。”
兩人來到祈年殿,她將之前供在佛堂的兩個香包讓夏天棄拿好,到了祈年殿,冇有打攪李太妃,隻是請了莊嬤嬤出來一見。
“我膽量小,說了這事,如果本日冇個成果,隻怕早晨都睡不著了。大師還是辛苦一下,現在就讓人跑一趟,幫三殿下求個恩情吧。”
元一聽顧清韻提出這要求,躊躇半晌,咬牙道,“這事我極力轉圜,但是,這是朱紫們決定的事,非我能定。”
“不會的,我信賴大師和宋嬤嬤必然行的。那信,我抄了三份,都保藏好了。大師莫要擔憂,我和殿劣等您好動靜啊。”顧清韻說著,合掌行了個佛門禮,笑吟吟回身走出偏殿。
“大師隻能信我啊。”顧清韻很賴皮地回道,“大師也彆想著跟宋嬤嬤籌議,偷偷弄死我甚麼的。要曉得宮裡人多,萬一我冇死,那為求活命,這些東西隻好交出去了。如果皇後孃娘看到這些,特彆是看到宋嬤嬤能幫人買官,您說娘娘還會保宋嬤嬤嗎?”
“貧僧如何能信你會取信?”
莊嬤嬤一看是他們兩個,在外禮節不敢錯,趕緊向夏天棄存候問好。
“多謝三殿下想著太妃娘娘。”莊嬤嬤趕緊又欠身,代李太妃謝了一句。
顧清韻說思疑,元一大師寶相寂靜,慎重說道:“貧僧包管……”
顧清韻看元一這麼會兒工夫,就流了一臉汗,淡淡一笑,甚麼得道高僧嘛,現在這纔是實在模樣。
“大師實在也不消怕啊,宋嬤嬤在宮裡,跟我是雲泥之彆,我對她隻要恭敬的份。以是,我天然但願宋嬤嬤過得好,我背靠大樹好乘涼。我宮外又冇親人了,入宮是為了有口飯吃,隻要能活命,我就必定循分守己過日子。”
“你要求甚麼?”
“這兩天我看李太妃對大師你也挺恭敬的。大師佛法高深,有冇有看出太妃娘娘需求擋災啊?三殿下如果養在太妃跟前,又能幫聖上和皇後孃娘儘孝,又能幫太妃娘娘擋災,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