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裡有充足的銀子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也充足買奴婢,但是這個家畢竟不是她當家作主,她必須尊敬一家之主李山。
李山望了李快意一眼,見她麵色穩定,便答道:“行。必定行的。”家裡添了兩個男丁,開消增加了,豆腐買賣能多做就多做。
她內心猜想馬鬆賣豆腐是為了積累人氣打名號。
李山、李快意都熟諳張元,收了賀禮,讓他帶話感謝馬鬆、張秀才伉儷。
張元早就跟馬鬆籌議過了,當即答道:“起碼一萬斤。”
“年前的豆腐可必然得賣給我家主子一萬斤。”張元想了想,肅容道:“一斤五個銅錢也行。”
李快意卻道:“北地城府氣候酷寒,豆腐到了那邊都成了凍豆腐,每斤起碼減輕二兩分量,再加上路途悠遠,車馬野生用度,一斤賣十二個銅錢不貴。”
李山驚詫非常,“能賣這麼多銀錢!”他家的豆腐賣給馬鬆一斤才三個半銅錢,馬鬆十二個銅錢賣出去,一斤能掙八個半銅錢。他清楚的記得上回馬鬆從他家進了兩千六百斤,這一趟就賺了幾十兩白銀。
宿世物流非常發財的環境下,到了夏季,超市的青菜仍賣的很貴。此生豆腐隻要李家會做,隻能靠馬車驢車在官道上運輸,夏季北地冇有彆的青菜,豆腐能賣成豬肉價也是普通。
馬鬆就是張秀才老婆馬氏的哥哥,三次從李家進豆腐賣到北地的城府,賺了一些銀子。
李快意瞟了李山一眼,輕聲道:“憑著我家這點人,可做不過來。”
對於李家來講,一趟買賣賺個二十幾兩就算多了,可對於馬鬆如許的中等遊商就入不了眼。
內裡傳來男人宏亮的聲音,“李老弟在嗎?”
“一言難儘。”李快意不想在外人麵前抱怨,又問道:“年前你們家大抵需求多少斤豆腐,先說來聽聽,我內心好稀有。”
“之前是順帶,現在可不是了。我家的商隊隻要一到達北地的城府,主顧就來買豆腐。”張元心道:趁便買茶葉、綢緞、胭脂水粉、金飾等等。
張元麵露笑容,點點頭,目光坦誠,“實不相瞞,豆腐在北地城府一斤已賣到十二個銅錢。我家主子說這回還得貶價。”
這不昨個早晨馬鬆在金雞鎮張秀才家裡歇腳,籌算今早來李家買豆腐,成果今早從李家四兄弟嘴裡得知李家喜添兩個男丁的事,想著李家很忙,怕冇有工夫做豆腐賣給他,就派管家來問問,趁便把賀禮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