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王海跟族人說好了,豐氏在長平縣城外賣豆腐,族人不要去那邊賣。
王燕等幾位婦人走後,忍不住跟豐氏道:“娘,我們的豆腐在縣城必定好賣。”
幾個縣民一聽漲價了,都有些不歡暢,語氣帶著兩分抱怨。
被雇傭的趙老頭是幾年前從外埠流浪到禮村的人,當時餓的連話都說不出來,是豐氏給了他半個黑麪餅、一碗水吃才活了下來。
縣城裡出來買菜的縣民瞧到有賣豆腐的,都有些欣喜,圍了上來獵奇的問道:“瞧著你們麵熟,你們是哪個村的?”
“我家三十八斤豆腐,全數賣光了。”
李快意曉得豐氏是擔憂豆腐太多了賣不出去,淺笑道:“六斤就算送你們的,統共是一千零三十斤豆腐,三兩六錢五個銅錢,哼,五個銅錢也抹了,你們就給三兩六錢銀子。”
豐氏細聲細語的跟幾人解釋道:“我從李家進豆腐代價高,賣出去如果少於五個銅錢,就得賠死了,再說現在天冷了,地裡的菜冇了,連蘿蔔都漲價了,一斤得兩個銅錢,大蔥也漲錢了,一斤得三個銅錢。”
最早走出去賣豆腐的那撥王族的婦人孩子在豐氏母女還冇有去縣城賣豆腐時就已經返來了。
母女也是累了,稍坐半晌就去了李家,這最後一車豆腐是母女留著本身家賣的。
李快意問道:“你們母女去縣城路遠,用我家驢車嗎?”
一個胖呼呼的婦人非常衝動的跟豐氏道:“伯孃,三十幾斤豆腐那裡夠賣,依我看一百斤豆腐也能賣得出去。你給李家說說多賣給我們家屬豆腐。”
“李家的門不對我開著,隻對你開著。”胖婦人一點都不感覺難堪,還給豐氏拍馬屁。
王族人以禮村為中間,朝東南西北周遭四十裡的縣、鎮、村賣豆腐。
彆看兩人都是女流之輩,力量可不小,特彆是豐氏,之前在孃家就是乾活的妙手,嫁給王海後也不偷懶,常在地裡乾活,手勁比村裡一些男人都大。
可彆藐視村裡的人,有些地主就居住在村裡,另有告老回籍的官員也是住在村裡的祖宅,這些人的采辦才氣比縣城裡的百姓還要高。
三人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到了長平縣城。
豐氏見剛來就有買賣了,內心竊喜,不過有些話還是要說在前頭,彆引發曲解,特隧道:“豆腐一斤五個銅錢。”
“我去賣豆腐,人家問這是那裡的豆腐,我說天下獨一無二的禮村李家豆腐,人家一聽二話不說就掏銀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