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公不再有定見,倆人默契的不再議論這個話題,這類任免大事,提早傳出去並不好。
又給牛刺史去信,“不得收刮百姓,陛下是仁義之師,須為先人留下美意。”
古忠謹慎翼翼的看了一眼天子,小聲提示白二郎:“駙馬爺,陛下問您如何才氣令民氣潰敗?”
最後貳心對勁足的拉著四五車糧食分開。
要不是這一次東征,他還不曉得邊疆之地竟然藏瞭如此多的人傑呢。
白善的傷好了很多,這兩天隻要他餘暇下來就被叫疇昔問話,問突襲的兩支軍隊的環境,還問圍城的環境。
天子讚成的點頭,“自莊侍講給太子當了教員後,太子也長進了很多。”
薛貴得了趙國公指導,總算曉得如何征收糧草卻又不會引發太大的民怨了,因而帶著兵士們連下兩座小城,先和城中的官員征收,然後和一些大戶人家征收,以及城中的糧鋪等。
天子翻開視線,直接問他,“誰說的這話?”
後勤收到這個動靜,當即去找趙國公,牛刺史帶的兩千人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了,但薛貴還每天和他要糧草呢。
趙國公便去公文問薛貴,收到回話後便給薛貴去信,“可收大戶糧草用之。”
他們本身用飯隻能吃七分飽,不比做客,既然是客人,即便菜少一些,飯總得管夠吧?
趙國公將這統統看在眼中,和天子道:“這下圍城更難有效果了,對方心誌果斷了下來,此是大患。”
趙國公將此事奉告天子,撇撇嘴道:“高句麗的確是殺雞取卵,海內城周邊都征收了三次糧草,讓百姓無所依著,更不要說更遠的處所了。就是冇有我們,隻怕也撐不了幾年了。”
要不是新羅和百濟內鬨,說不定都用不到他禦駕親征,牛刺史就悄悄的將遼東打下來了。
趙國公想了想後道:“倒是可行,但……會不會升得太快了?”
唉,白善甚麼時候變得這麼勤奮了,可貴受傷能夠歇息,為何還要勞累這些事?
薛貴算一個,牛刺史天然也算一個。
牛刺史道:“這是突襲,突襲曉得嗎?我們得抓緊時候,這已經是第二天了,現在天冷,今晚大師在城中歇息一夜,明日一早便持續,一天起碼要下一座城。”
這兩頓是他們出征以來吃得最好的一次。
天子心中一動,問道:“大哥感覺牛刺史做安東都護府總督如何?”
白二郎嚥了咽口水,腦筋裡一片漿糊。
契苾何力重傷,現在便是高誌、阿史那、薛備等人輪番去叫陣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