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好了,那我就去泡多點豆子。明兒多磨點漿,先把豆乾做好,等後天了再拿去賣。”周氏見大師都籌議好了,就停下了手中的針線活,往裡間去稱豆子。
正籌辦著要開口說話,羅秋兒就已經搶先答了,“這都是用豆腐做出來的。這個是用油炸出來的,這個是用湯煮過的,可好吃了……二姐姐,我說的對不對?”
等籌辦好了筆墨,羅喜兒才說道:“哥,你來寫阿誰油炸的,油炸豆腐泡,就隻寫豆泡兩個字行了……不,不,還是寫豆腐泡三個字比較好,能讓人一聽就明白。小九就寫阿誰豆腐乾的,嗯,要換個字,寫香乾。我們做出來的就是鹹香、鹹香的味兒。”
第二天,百口人是各忙各事。羅達勝見家裡的活計又多了起來,就冇讓周氏去河灘那邊幫手開荒了。
周氏感覺用腦比用體力更累人,這兩小子上了一天的學。回家來還要讀謄寫字。那裡還會讓他們插手家務活呢。
張三哥用了一上午的時候,幫他們趕做了幾套木格壓抑框板。一套格板就能夠做出五十片豆腐乾。
老豆腐切小方塊,下燒熱了的油鍋,先不要翻動,等一小會兒,豆腐就鼓起來了,色彩也突變漸黃,這時才翻動一下,好讓全部麵都炸得均勻,直炸至滿身金黃色,方可撈起,放竹子做的淺底籃子上濾濾油。
“哥,小九。要費事你們一件事兒。”羅喜兒一邊跨進大門,一邊說道。
除了做豆腐乾,羅喜兒還壓抑了兩塊老豆腐,她是想放在涼井水裡浸泡著過夜。現在氣候冷下來了,是不會放壞掉的。
比及趙大和黃三兩人上門來拉豆腐花,周大姨帶著羅喜兒和羅秋兒趁便坐他們的馬車往鎮上去。
“賣豆腐泡,香乾咧,大師都過來瞧瞧,正新奇的咧……”
大師嘗過以後都說泡了一夜,味道更足了。
羅誌順和羅誌成從書院返來後,見到娘、大姨、小玉和喜兒進收支出地,都忙得要命,內心有些難受,就趕緊放下書籍那些,跑到廚房裡看有冇有啥能夠幫手的。成果被周氏趕了出去。
羅喜兒和周大姨早就有些發楞了,她們如何也想不到第一個來扣問的客人會是個跟羅誌成普通大的小男孩。
第二天一早,香乾鹵湯再次煮開一下,然後纔給盛起來,放在潔淨的大簸箕裡,晾一晾。羅喜兒還做了一盆涼拌香乾給家人送早餐。很簡樸的做法,就是香乾切成細條,加點蔥花,再淋上些香油拌一拌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