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曹仁麵有驚奇之色,接過曹操手中那封戰書,邊看邊喝采:“丞相,信賴這篇檄文一經傳出,江東鼠輩定然開城投降,將大小喬二位美女獻給丞相。”
曹操壓根冇聽過牛金此人,不過聽部下一文一武這般大力讚美他,想其人必有過人之處,心中已有幾分鐘意,不由將目光看向高仁,問道:“子孝覺得牛金如何?”
高仁淺笑的和世人客氣了幾句,見冇甚麼事就率先退去了。
高仁眼中掠過一絲訝色,想不到這粗人到故意細的一麵。他卻不知,許褚能勝任曹操貼身侍衛這一職難道等閒,若冇有幾分腦筋,隻怕早就葬身政治的旋渦中。
荀攸拱手道:“主公部下武將如雨,似此人纔多不堪數,部屬保舉一人,必能幫手子孝完成任務。”
此去江東,雖說不抱有憑三寸不難之舌壓服孫權開城投降,但好歹也要弄清江東軍事設防,以及內部所麵對的危急,隻要如許才氣找出崩潰江東政權的對策。
賈詡摸了摸髯毛,眼中精光一閃,遂向曹操道:“主公,如此戰書需派一個得力親信前去江東,一來壯我家主公之威,二來探探江東群臣口風。”
“滋央央大國,禮崩樂壞。至董卓之亂以來,天子蒙羞,群臣遭辱,百姓更是流浪失所,苦不堪言,大漢處存亡存亡之秋也。有費亭候曹操高舉忠義之旗,迎天子,恢朝製,修禮樂,安萬民,此舉乃平四海,匡社稷之大事,然袁紹、袁術、呂布之流內藏私心,名為漢臣,卻紛繁擁兵自重,欲離開朝廷度量,構建一個小朝廷,惹天子大怒,曹操受命發兵問罪,所率虎賁之師,使之眾戰,誰能禦之?使之攻城,何城不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明天子賢明,丞相無能,百官同心,百將英勇,恰是我大漢複興之跡象。素聞爾等江東群臣,個個深明大義,心繫大漢,此時不歸入朝廷度量,更待何時?如若不然,百萬雄師橫江而過,兵鋒所向,玉石俱焚。”
高仁深吸了一口氣,大聲道:“主公,鄙人一介布衣,一向隱於山野當中,聞主公雄才大略,故來帳前效力。雖入軍中半月不足,不過寸功未立,名聲未顯,此去江東小我性命是小,隻怕有辱朝廷顏麵,那鄙人萬死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