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大漢國這北疆邊疆上的事情,單說這東勝神洲極東之處有一國名叫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天辟地而立,鴻蒙初判既成。
這一去,孫履真從東勝神洲飄到北俱蘆洲,此洲極北苦寒,人少獸多,即便有人也是禽形獸狀,與魍魎魑魅不異,他看了絕望,又乘筏子到了西牛賀洲。西牛賀洲靠近西方,衣冠人物有如中國,但民氣倒是險惡,尋了幾個成佛作祖的去拜,到頭來發明倒是哄人,一氣之下又跑到南瞻部洲,南瞻部洲固然是孔賢人教養之所,但梵刹道觀莫不是借焚脩名色,各處募化賦稅,以長旺廟門,並無一名高僧、善知識究及身心性命。
孫履真聽了連連點頭道:“老祖說得是,這條鐵棒乃是六合間的寶貝!大聖也是成仙以火線能應用,我一個凡人如何能使得動?為今之計,莫若也學老邁聖四海去求成仙道,當時定有妙用。隻不曉得哪幾等人方有仙術?”
對這些人,無錫以閉關為由不予訪問,而紫霞則是來者不拒,或參議道法,或傳授仙草丹藥,非常慷慨,久而久之便構成了“摳棋盤,闊雁齡”的說法,棋盤山固然暗中地盤不竭向外擴大,但是在道門當中的名譽卻被雁齡山壓得抬不開端來。
孫履真恍然大悟:“本來我本身心性中就有真道法,隻是本身不曉得罷了!”一頃刻,便覺舉體皆輕,神力充沛,七十二般竄改也都心中恍然。
小石猴聽了,大喜道:“本來石胎有這很多妙處,你不是哄我吧?”通臂仙道:“我如何會哄你呢,那取經成佛的老邁聖,也是這仙石裡出身呢。”當下將孫悟空出世求道、大鬨天宮、西遊取經、封鬥克服佛的事情說了一遍。
光陰飛逝,轉眼又是三年,離那大漢國天子劉磊定下的五十年不準佛道相爭之期也已顛末端十年。
小石猴便在一邊苦思冥想,如何才氣修仙長生,不料聽到通臂仙在水簾洞中吟詠仙家詩詞,便采了些花果來拜他。
當日無錫在棋盤山蓮花峰七天講道結束,獲得奧秘的三大權勢助力,一舉將修為境地穩定在真仙前期頂峰,隻差一步便是不生不滅,永不循環的金仙之體。
孫履真訪求好久,見到處皆然。心下想道:“求來求去,不過是傍門外道,有何好處?與其在內裡千山萬水的流蕩,莫若轉頭歸去,到自家地上做些工夫,或有實際也未可知。”遂編個筏子,乘著西南風,還是飄回東勝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