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細心考慮考慮旅遊這個論題。從宗教角度看,旅遊就是讓我們去賞識上帝手書的大天然。天然之書無處不在,揭示在我們麵前。旅遊能讓我們逐頁翻開、細細品讀。心靈純潔、才氣卓著的人如此熟諳大天然,能夠逐行核閱天然的出色華章,進一步瞭解上帝的奧秘力量。上帝締造了天下,由我們來破解他活著界顯現的暗碼,但他顯現的暗碼是那些有眼無珠、充耳不聞的人所冇法探知的。我們的思路為上帝魂牽夢繞。“在春季,全能的上帝勾畫了萬象朝氣;在夜晚,他用明星殘月裝點天空。他塑造了天高雲淡、丘陵連綿。他那由無數琴絃做成的豎琴彈奏出藍翎花的叮噹聲和暴風雨中大海的怒號。”這些話出自一名長老教會牧師之口,他的話能夠和約翰·亨利·紐曼聞名的美好詩句媲美:“每一息清爽氛圍、每一道光、每一絲熱度、每一個斑斕的將來,都是他裙帶飄飄,他瞥見了天國的上帝。”心靈純粹的人有天稟通過撫玩風景獲得宗教快感。對於他們來講大天然就像門農(注:埃塞俄比亞之王,為阿喀琉斯所殺,後被宙斯賜賚長生)的豎琴,一經初升的太陽暉映,就能收回噪音,統統人都能聽到。有締造力的人們能將詩句瞭解為美好的歌頌詩:
我瞥見了上帝之手,可你卻看不到,
你像束光暉映天下,
我第一次分開埃爾斌(注:英格蘭或不列顛的雅稱)的陳腐海岸,漂洋過海來到一個極新的天下,就像來到一個新星球一樣。看到荷蘭凹地上的座座風車和無邊的牧場,或者看到“大陸南部隨風飄搖的棕櫚和座座寺廟”!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耶路撒冷(注:以色列的都城,位於該國中東部,約旦河西岸。該城在宗教上和汗青上極大的首要效能夠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1000年景為大衛王國的都城。於公元前六世紀被尼布甲尼撒毀滅。後被希臘人、羅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十字軍和土耳其統治過,最後受國際聯盟的托管國英國節製。以色列軍隊在1967年節製該城。耶路撒冷是猶太教、穆斯林和基督教的聖地)時的表情和塔索看到第一批十字軍時的表情一樣。到本國旅遊也能拓展人的心智。傳聞熟諳和體味東方主題對於完美大腦思惟是非常需求的。不然,我們的腦筋裡隻要一半餬口和思惟。麥考利勳爵去過印度以後,我們有來由信賴他總想側重返故地。他曾居住過的處所是那麼廣褒、敷裕。伯克(注:1729—1797,愛爾蘭裔英國政治家和作家,以其演講而聞名。他為國會中的美國殖民者辯白,並且生長了政黨任務這一名詞的解釋)在完整詳確地研討過印度後,他的演講更加文采飛揚、更加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