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明軍跨海遠征的順利,朱永興不得不提早對台灣鄭氏采納倔強態度。同時,在台灣如果有了基地,今後鄭氏內鬨時,也更能以最快地速率作出反應。基於現在朝廷的強勢,以及鄭氏臣子的名義,朱永興感覺鄭經極有能夠作出讓步。隻要不對峙在台南設立基地,隻要持續讓鄭氏保有澎湖,隻要給鄭氏一個“仿沐家例,永鎮台灣”的包管,憑鄭經現在的氣力,估計很難下決計與朝廷分裂。
“朕之前便說過,要借台灣一地囤兵停船,以作撻伐呂宋之用。”朱永興嘲笑了一下,說道:“既是要仿沐家例,那沐家可曾狡詞推委,可曾順從朝廷軍隊,可曾抗旨不遵,可曾放肆自雄?”
首要的不是能與英、法兩個大國建立交際乾係,而是標記取中國今後走上了近代交際。
鄭勝利活著時,確切有開府建衙的權力,這也是永曆朝廷脆弱且無氣力,對東南一柱隻能是皋牢。但現在朝廷處於強勢,台灣天然不敢再放肆自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