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乾係東南士紳的實在好處,他們不成能容忍流寇在此紮根,連張獻忠都被趕走,高二哥如果打下一城,也必定迎來狠惡的反攻。
“二哥,你放心,我曉得。”歡暢豪包管道:“我必然把糧食買返來。”
高義歡同李過議論的內容,實在麵見李岩的時候,也曾說過一遍。
在李過決定以後,第二日就對歸德府停止了分彆,共安排了個八個都尉一個將軍,七千餘人,分守歸德境內九座城池。
提起這事,在場的兄弟,便一陣憤恚,趙大憲悔怨道:“娘個劈,那天我就該打死陳寶平這個龜孫。”
雖說到了鹿邑後,他名義上歸威武將軍趙應元節製,但鹿邑與商丘相距比較遠,他天然是軍政一把抓,趙應元根基管不到他,也不會管他。
雖說是河南人,但這些老兄弟,連陳留都冇去過幾次,根基就在高家村四周餬口,自是不曉得鹿邑在那裡。
“等我們強大了,再找他算賬不遲。”高義歡安撫世人一句,轉頭看向趙大憲,“大憲,我們現在也算是有了一塊安身的處所,你去一趟開封,把營裡的家小全都接過來。彆的把那車銀子,給我撈出來。”說到這兒,高義歡不由問道:“你記得處所麼?”
當時李岩也非常同意,不過說完後,卻冇見闖軍有甚麼行動,而此次同李過談起,李過立即就能夠決定試一試,便可看出李岩還不是闖軍的核心,把握闖軍,並具有決策權的人,還是李自成和他的親戚、同親。
他這麼一說,趙大憲等人明白過來,“就是阿誰投奔劉皇叔的劉辟和龔都啊!這個我曉得,那劉辟厥後死了~”
高二哥說這麼多,就是想果斷一下團隊的信心,而他說的環境也確切如此。
“鹿邑?”趙大憲聽後,開口道:“二哥,這地離商丘比較遠吧。”
高義歡畢竟隻是個都尉,並且剛升不久,李過不成能讓他鎮守商丘。
高義仠至今冇啥動靜,高義歡估計他凶多吉少,以是叮囑一句,不敢讓弟兄太冒險。
明朝邊軍有倒賣軍資的前科,遼東那幫人幾近都乾過,南直這邊的官軍,應當也會有人情願乾,不過二哥現在還冇有門路,不然或答應以希冀這條路,堆集一大筆賦稅,從而快速生長。
叮嚀完這幾件事以後,高二哥便揮了揮手,讓他們各自去處事,然後清算一下行裝,籌辦拔營。
二哥換了種說法後,幾人連連點頭,這些人書冇讀過,也冇出過遠門,不過三國、水滸以內的評書演義,卻聽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