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彷彿老天爺不甘心讓毒士劉基風頭出得過分,就在這一年的腐敗前後,又有一個驚天的動靜俄然被放了出來。已故明王韓山童之子,天下紅巾的名義上共主,曾經銷聲匿跡了多年的小明王韓林兒,終究被劉福通給找到了…而其藏匿了多年的地點,竟然就是緊貼著黃河北岸的碭山縣夾河村…
也不能完整怪他們沉不住氣,誰在窮山溝裡一蹲就是三年整,也得給憋出弊端來。更何況,想當初他們幾個在江湖上也是數得著的江湖豪傑。如果不是在已故明王韓山童的靈前發過誓,要保護小明王韓林兒的全麵,恐怕現在各自的成績一定比那朱堂主小。
固然當事兩邊都沒有決計鼓吹,蒙元前丞相脫脫去黃河上與存亡之敵朱重九會晤,卻在最後關頭被劉伯溫活生機死的事情,還是以最快的速率,傳遍了南北兩岸。
去歲朱重九帶領海軍與王保保在芒碭山腳下惡戰,隆隆的炮聲,完整突破了北岸山村的安好。庇護著韓林兒在夾河村出亡的幾個明教護法們,這才俄然發明,原來外界的紅巾軍,已經成績瞭如此大的基業。
“謝過劉叔,劉叔辛苦了…”韓林兒逃無可逃,隻好硬著頭皮說道。
“既然是舊有之物,妾身母子就不挑三揀四了…”楊氏聞聽,心神頓時大定。點點頭,笑著說道。
再加上此人於揚州城外和黃河水上所締造的兩個古蹟,真是想不著名都難。很快,紅巾諸侯和蒙元朝廷那邊,就都記著了劉伯溫這三個字。並且不曉得被哪個功德者,賜以了“毒士”之號,很快就傳播開來,大家皆知。
無數人聞聽以後撫掌稱快,但是也有很多人替脫脫抱打不平,以為朱重九妄自負大,孤負了對方的一片誠意。乃至另有人以為,朱重九假托“誠信”之名,卻聽任部屬活活逼死的賢相脫脫,實在是視天下豪傑於無物,遲早會是以而遭到豪傑豪傑們的鄙棄,自食其果.....
但是楊氏在這個時候,卻顯出了一名母親應有的謹慎。搖點頭,低聲說道,“那朱佛子固然是明教大智堂的堂主,但畢竟屬於彭和尚的一係。之前從未受過亡夫的半點兒好處,也未曾見過我們母子。大夥冒然找上門去,恐怕很難讓他承認我們母子的身份。”
正所謂,一個和尚偷狗肉,兩個和尚念真經。劉福通眼下的氣力的確不如朱重九,但劉福通那邊最大的好處是,熟諳韓林兒母子的人不止劉福通一個,很多凶險手腕,底子冇法明目張膽的利用出來。何況劉福通本來在明教當中,就以“仁厚”而聞名。即便不歡迎韓林兒前來分享權力,正如楊氏所說,他也不至於動了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