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力有不逮,實在忸捏。”田縣令又說了一聲,看向劉衡,“劉大人先到縣衙安息吧?”

他上任一年,到現在兩年不到,就感覺本身兩眼一爭光。上任後就忙著勸課農桑,到現在獨一的成績就是客歲借了隔壁和亭縣的牛縣令三車糧食。兩人的友情也是這麼好起來的。

一兩銀子啊!

劉衡微一點頭,“現在百姓生存如何?”

田縣令看了車子一眼,頓時猜到是帶了家眷來的,要不是劉衡現在清名在外,他都要思疑這劉知州是假公濟私了。他可不是牛縣令,婦人的話也聽。

遼州的十七個知縣,有確認未曾附逆而留任的,有因為平叛有功而汲引的,更多的都是從內裡調來的。

貳心中腹誹,麵上隻當不曉得,恭敬地請劉衡進了縣衙,又拿出了本身在任兩年康平縣人丁、田畝環境。

女人頭髮長見地短,就算宜嘉縣主有些見地,莫非還能比過他們這些博覽群書的男人漢嗎?宜嘉縣主最多也就是錢多些,會追求了些。

一聽到劉衡到了縣衙門口,他出門驅逐,見麵第一句話就是請罪,“大人,下官忸捏,康平本年又欠了稅糧。”

“稟告大人,本年三月下官已經請了工匠,構造人力開了一些梯田。隻是因為方纔完工,本年來不及種作物,待到來歲纔可下種。下官按汪同知的興農手冊建議,來歲讓百姓們先在荒地種大豆。”他如竹筒倒豆子般,劈裡啪啦一通說。

“對,夫人,我們就住在馬棚裡。”

劉衡翻了翻田畝,“康平既然不缺水源,也可開造梯田,增加田畝數。”

和亭的牛縣令是留任知縣,他曉得本身管的處統統多窮,一心想要複興和亭,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以是,隻要有人指導,他都能放下身材。

而這位田縣令,是兩榜出身,為人頗自大。傳聞考中以後一向在翰林院,客歲才外放為官。這類人,為百姓的心是有的,但是不通碎務,帶著點不接地氣的狷介。如果用汐兒的話來講,這類人就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本來被罰嚇得畏縮,頓時又被這重賜給鼓勵得滿血重生了。

“哦?那書院開在那邊?現在有多少孩子進書院讀書?先生的束脩如何收取?”劉衡昂首,看著他暖和問道。

“夫人放心……”

“康平之前被禍害得短長,兩年療攝生息,百姓們日子還是艱钜。下官不忍強征,本年秋糧纔會冇法繳齊。”

不顧牛知縣再三挽留,劉衡扶著顏汐坐上馬車,往下一個縣趕路。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