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即位以來,日夜憂心,想要讓衛國在朕手中國富民強。這些年來,少有天災天災,國庫日趨充盈,百官都說大衛百姓安居樂業。隻是,朕居於皇城,不能親眼看一看大衛江山黎庶。你去,代朕看一看,聽一聽。”
衛城不吝嘉獎之詞,將劉衡讚了幾句,“與他一比,徐敬之的名聲就差多了。當年侄兒在永州時,曾聽人念過一首《一剪梅》,不曉得是誰寫的,內裡有一句是‘東風送暖百姓愁,肥了徐府,瘦了撫州’。”
“徐首輔的堂弟,就是徐敬之,永州那邊阿誰舉人劉衡,告的就是他。要說徐首輔妄圖甚麼秘方,侄兒不信。但是如果這徐敬之,就一定了。被抓獲的四人都吞毒他殺了,那小舉人的狀紙,都傳到都城來了。”
“空穴來風,一定無因。還不是因為永州那邊的案子引發的,”衛城也點頭感喟,“徐首輔此次,恐怕要被他堂弟坑慘了。”
暗衛傳來的動靜,衛城在進京前曾在明水縣一帶盤桓過。看衛城這幾次言辭,能夠是曾受惠於劉家母子。
先皇昏聵,衛國日趨虧弱,當即位之日,天啟帝就憋著一股氣。
衛城大步走出皇城,周洪仍然守在皇城外,一看到他走出來,趕緊上前來驅逐,“爺,本日這麼早就來了?”
徐家人再也冇想過,徐家被人當冤大頭的一天。
“多大年紀了,與其閒談不如做些實事。”天啟帝帶著密切地訓了一句,“你善於永州王府,對於百姓民生,隻怕所知未幾。劉衡那案子,牽涉著永州和撫州兩處人,隻怕同安府那知府審理多有不便,朕想命你為欽差,一起疇昔,去撫州看看,趁便聽聽這案子如何審理。”
而衛城,才氣不錯,事母至孝,另有一點——知恩圖報!
“嗯,皇伯父命我為欽差大臣,明日出京。”衛城低聲說了一句。
太後臨終時唸叨著要讓先皇看看,他實在也是有這動機,想要讓先皇看看,讓天下看看,他纔是正統帝王,大衛在他手中必將強大。
放衛城去做欽差,看看他是否能掌控分寸,做好這件事吧。
顏汐到了都城後,就找文人出冇多的處所,悄悄將狀紙內容散了出去。但是礙於徐首輔,冇人敢公開議論此事,天啟帝冇在密報中看到過。
這日下朝後,衛城進宮存候,談起京中的八卦時,天啟帝問起了這樁奇怪事。
天啟帝乍一看到本身的首輔竟然被百姓當冤大頭,隻覺不成思議。
衛城一聽天啟帝問起,樂不成支,笑得前仰後合,“皇伯父,您是冇有見到,侄兒進宮來時,徐府門前還排著長隊呢。一群獻秘方的,都等著要銀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