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員外看劉衡不說話,又說道,“如果劉老爺不棄,我家地步三成作為佃租。”
“嗯,我曉得了,三叔婆,進寶哥做事勤奮又結壯,我和二郎哥都很看好他。”顏汐安撫了一句,三叔婆終究歡暢地回家去了。
何員外連連點頭,喜不自勝,當即就到縣衙去,將地契辦好了,他都等不及天亮,連夜就趕著送到劉家。
劉衡將何員外送出門,回到堂屋,看顏汐和顏柳忙著清算碗筷,“汐兒,這些地契你先收好。”說著,將手中一疊地契遞過來。
劉衡微一沉吟,笑著說,“何老,您攢下這份家業也不輕易。如許吧,那荒山和邊上的荒地我收了。地步的佃租,一成歸入我劉家的族學開消,待劉家屬學開立後,若您家這邊有孩子想要讀書,也可一同窗習。另有一成,我家茶棚每月月朔十五會施粥,暫定這一成績分到一年裡用作施粥之用,如果要改他用,我再與何老商討就是。”
與善學習會第二次課結束後,每小我都有種鎮靜感。
中了舉人後,可免賦稅徭役。以是,一旦有落第之人,四周常有人求靠於舉人門下,求個庇護,也免了徭役賦稅。
顏汐聽到他提到王氏,心中就是一慟,不再推讓,接過了地契,看到地契上落款的日期,才恍然,“頓時要臘月了。”
青龍鎮到明水縣之間,靠近官道邊有一座小荒山,這山靠近官道這一邊的空位上,還搭了一座茅草房,山的另一邊是一片良田。
這三間茶棚,相互間隔一兩百裡,都是位於官道邊交通來往的要地。
劉衡收了地契,顏汐趕緊下廚做了酒菜奉上來,待到送走何員外,已經月上中天。
水至清則無魚,投獻是時下的民風,也是舉人在處所上安身結緣的包管。
何員外送的這塊地,本來就為了收糧食搭了屋子。因為是要堆糧食的,這屋子還夯土築牆,造得挺健壯,頂也是本年新鋪過的。為了趕著開張,顏汐乾脆因地製宜,將邊上再擴建一下,在屋子前麵搭出一塊砌了灶台,桌椅運出來後,第二間與善茶棚就開張了。
並且,其彆人最佩服的一點是,每天收攤後,瘸子能清楚說出明天店裡來了幾個客人,有多少人喝了大碗茶,多少人吃了菜飯骨頭湯,多少人喝了粥。這些人裡,新客長甚麼樣,口音是本地還是外埠的,身上穿的衣裳、帶的行李,乃至另有鞋子是皮靴還是布鞋,都能說得一清二楚。
每次貳心生惶恐時,隻要看到顏汐繁忙的身影,吃著她做的熟諳的飯菜,看她帶著王七幾個繁忙,他才氣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