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邯鄲淳輕笑一聲道:“秋郎君詩名甚著,這一點小場麵豈能難住他?不如就此番風景賦興一首,方不負高士雲集,盛況空前呢。”
秋明雲裡霧裡,這都甚麼和甚麼呢?但是看四周世人的熱烈反應,彷彿彷彿還真的賦得不錯,隻是他一小我聽不懂罷了。
秋明這時酒意上湧,腦筋卻分外復甦,看模樣這些人都已經被震住了,不就是滕王閣序嗎?那但是背過不曉得多少遍的了。他頓了頓持續道:“嗟乎!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除了一些實在讀不進書的木頭疙瘩,在坐的名流多數聽出來了,秋明這篇賦文實在就是在向天子表忠心,但願獲得天子的重用,不至於讓他象李廣和馮唐那樣功名不就。恩,固然看這傢夥還是有些不紮眼,不過他玩的這一手還是很帥的,邀寵都能說得一套一套的。
鐘繇這麼一說,趙岐和來鶯兒天然是不開口的喝采,邯鄲淳卻摸著髯毛斜望了秋明一眼。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邯鄲淳也是少年得誌,才名播於天下,寫出的《曹娥碑文》連秋明的嶽父蔡邕見了都要讚歎一聲絕妙好辭。但是這幾年秋明又是作詩又是作歌,可稱是大出風頭,並且那些詩歌也都可謂精彩絕倫,他即使眼高於頂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這方小台本就立在銅駝街心最寬廣刺眼之處,四方鋪麵幾近都能看到台上的動靜,此番見秋明受窘,又得功德者講解一二,立即就有人喝起彩來,竟像是特彆為了讓秋明下不了台。
不但是席上諸人,就連邯鄲淳也聽得呆了,他剛纔發起就此風景賦興一首,冇想到秋明把全部河洛的風景都描述出去了,並且言辭美好氣勢澎湃,這才真的是絕妙好辭呢。不過到這一段,還冇聽出秋明要表達的究竟是甚麼意義,且聽且珍惜吧。
秋明一愣,作賦?這個彷彿有些難度了,語文講義上也冇學過幾篇賦文呢。鐘繇也有些發楞,他的本意不過是想捧捧秋明的場,讓秋明當眾大展詩才,冇想到卻被邯鄲淳說成是要難堪秋明。鐘繇內心一急,正要解釋一二,卻被趙岐拉住衣角,微微點頭。
在程昱的安排下,前來赴宴的來賓們都遵循身份職位、親冷淡近彆離進入兩旁的商店酒坊中,秋明則陪著這四位名家在小台上圍案而坐,縱情歡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