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安邦之策[第1頁/共3頁]

皇上問:“如何具官?”

皇上道:“你有些小我公允的設法也是天然,殊不知這天下之人本就各有所想,各懷是非,作為一國之主我要尤其看破這個事理!自古明主之用人,如巧匠之製木,直者覺得轅,曲者覺得輪,父老覺得棟梁,短者覺得拱角,無曲直是非,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機,儘其統統……古人智有是非,能有大小,或蘊百而尚小,或同一而為多,有輕才者不成委以重擔,有小功者不成賴以成職。委任責成,不勞而化,此設官之當也。正所謂:取物之道,量材而用;用人之道,量才而任。”

那鄭敬忠一進書房,便撲通跪倒,口中山呼萬歲,罪臣該死不離口。

顧子瑤一驚,無言以對,便問:“有何奇策可除此患?”

皇上道:“這有兩個好處:其1、天下哪有不貪的官?官不怕貪,怕的是不聽話。以反貪為名,滅除不聽話的官,儲存聽話的官。如許既能夠消弭異己,穩固權力,又能夠獲得群眾的推戴。其2、官吏隻要貪墨,把柄就在汝的手中。誰敢叛變,汝就以貪墨為藉口滅了他。贓官怕汝滅了他,就隻要乖乖地聽話。以是,‘反贓官’是汝用來駕馭官吏的寶貝。如果汝不消贓官,汝就落空了‘反贓官’這個寶貝,汝何故駕馭官吏?如果官皆是清官,深得群眾推戴,若不聽話,汝就無藉口撤除其;即便硬去撤除,也會引來民情騷動。以是必須用贓官,汝才氣夠隨時清理官僚步隊,使其成為清一色的推戴汝的人。”

顧子瑤不解:“為何要用贓官?”

皇上道:“祭起反貪大旗,加大鼓吹力度,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要讓公眾覺得汝是明君,而壞的是那些贓官,天下之弊皆端由贓官所為。萬不成使公眾覺得贓官為汝所用,定讓百姓覺得,君與公眾一樣皆為贓官所欺。”

顧子瑤道:“微臣不敢,微臣隻是用心在聽!”

顧子瑤恍然大悟,接著不解的問道:“既已用了贓官,為何還要反呢?”

顧子瑤麵露佩服之情,道:“陛下聖明,我等千萬不及!”

為了不分散這嚴峻情感,皇上安排在書房會晤鄭敬忠。

鄭敬忠嚥了口口水,道:“啟奏陛下,微臣鄭敬忠,蒙皇恩信寵,駐守遼東多年,微臣自問儘忠職守,遼東鴻溝多年未有匪患亂民及外族擾亂之事,百姓安居,商賈安閒……”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