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詩句,讓他不由頭皮發麻。墨家子竟然用計謀般的詩句寫出了蜀地的計謀窘境,蜀道難,那就意味著易守難攻,特彆是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果真的有人造反的話,恐怕隻需死守劍閣,足以讓大唐將士擋在屬地以外,如此一來,修建蜀道的軍事意義也有了,兵部恐怕再難禁止墨家。
韋思安嘲笑道:“不成能,想要修通蜀道除了朝堂爭鋒以外,另有一個最實際的題目,那就是錢,這幾年朝中大肆修路,早已經掏空了國庫,底子拿不出來修建蜀道的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墨家子又拿甚麼修建蜀道。”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附。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統統讀到開篇第一句,都被墨家子的恢弘開篇所震驚,蜀地乃是盆地,四周環山,向來都是交通不便,唯有少數棧道能夠通行,並且多是山路,蜀道乃是當之無愧的難走。蜀道難,難於上彼蒼可謂是一語道儘了蜀道之難。
頓時朝堂情勢大變,本來胎死腹中的蜀道打算再次成為朝堂的核心,而這統統的竄改竟然是墨家子的一首詩所引發的。
在治下百姓的不竭請命之下,蜀地的官員再也坐不住了,聯名上書朝廷,要求修建蜀道。
本來墨家子主張修蜀道但是統統人都反對,伶仃無援,現在墨家子的這首詩詞一出,兵部的態度則會當即大變,而川蜀之地的官員則會當即背叛,帶頭主張修通蜀道,朝中的情勢當即無益於墨家子而來。
“川蜀之地苦路久也。”
聽到韋思安的話,馬總編不曉得該是歡暢還是哀思,堂堂儒家因為一己之私,竟然為了反對而反對,這一刻,他模糊約約竟然期盼墨家子再創古蹟,修成蜀道這個惠及萬民的工程。
馬總編苦澀道:“這一次恐怕連兵部都要背叛了。”
“癡心妄圖!現在川蜀之地到長安城並非隔斷,另有棧道以及其他較遠的門路能夠繞行。任誰都曉得修通長安城到川蜀之隧門路的好處,但是這點好處並不能和火藥保密的風險比擬。”
但是一旁的馬總編卻神采沉重,他固然對墨家子有定見,但是看到墨家子的文章卻有種忍不住為蜀地開道的打動。
“難於上彼蒼,未免也過分於誇大了吧!”韋思安噗嗤一笑道,有些不覺得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