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歸義王[第1頁/共3頁]

見到群臣反對,李世民不由得躊躇起來。

李靖也不由恍忽,提及來,頡利可汗有如此了局,李靖也有一份功績,貞觀四年,是他李靖帶領雄師攻破突厥牙廷,俘虜頡利可汗而歸。

“頡利死了!”

頓時,李淵一陣蕭索,表情鬱鬱寡歡。

“並且陛下被天下尊稱為天可汗,頡利也曾為可汗,微臣以為即為可汗,該當以天子之禮厚葬之。”房玄齡也是出聲說道。

“諡號荒!荒可汗!”滿朝大臣頓時心中一動,此諡號可謂是奇妙至極,

………………

令狐德棻起家道:“回稟陛下,右衛大將軍的喪事禮部已經在籌辦,隻不過其諡號還請陛下決計。”

“陛下千萬不成,此乃不亞於放虎歸山。”李靖趕緊禁止道。頡利可汗固然已顛季世,但是其他威猶在,如果其子回到草原,定然會獲得草原各部的擁戴,或許不出十年,會有另一個頡利可汗呈現在大唐的北方。

長孫無忌見狀,出列說道:“依微臣看,頡利固然為外族,但是帝王之禮不成失,不過諸位同僚此言也是在理,頡利可汗在我大唐官位獨一將軍一職。不若陛下追封頡利為王,如此一來,便可分身其美。”

對於頡利可汗,長安城的百姓但是一點也不陌生,不管是貞觀二年頡利可汗帶領二十萬雄師,兵臨長安城下,當時貞觀四年,李靖俘虜頡利可汗,那昌大的獻俘場麵,如同在明天普通。

“也就是陛下仁慈,留其一命,不然他豈能苟活到現在。”

……………………

李靖毫不躊躇的躬身答覆道:“微臣附和以帝王之禮厚葬頡利可汗,以安草原諸部之心。”

長孫無忌乃是李世民近臣,最能揣摩李世民的心機,當年固然頡利可汗侵犯大唐,兩邊在渭水簽下盟約,兩邊商定互不侵犯,但是僅僅過了兩年,李世民趁著突厥內鬨,和天災,在突厥最衰弱的時候發兵北征,報了一箭之仇。

“令狐愛卿!頡利的喪事可曾籌辦安妥。”大朝會上,李世民出言問道。

世人看了墨刊,無不解氣的道。

朝中三個大佬都個人同意追封頡利可汗,李世民這纔對勁的點了點頭道:“頡利固然無道,但是禮不成廢,追贈頡利為歸義王,諡號荒。”

李世民嘴角嘲笑道:“既然歸義王有此遺言,那就詔令其國人來葬,以突厥之禮,火化,葬於灞水之東。”

灞水之東乃是頡利可汗當年縱兵達到大唐最深之地,李世民將其葬在這裡,可謂是寄意深遠至極,可見李世民固然漂亮,但是在他的心中,渭水之盟從未健忘。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