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美機墮入和米格17的近戰,那麼米格戰機遇逐步降落高度和速率,使美國戰役機進入飛翔機能低下的地區並與其停止迴旋占位。然後用兩門23mm和一門37mm機炮對其停止進犯。
aa-4“錐子”導彈是蘇聯50年代末期在aa-2“環礁”的根本上研製的新式導彈。不過它在1962已經停止出產,古巴即便要設備,也隻能到蘇聯的堆棧裡去淘舊貨了。
米格17不能照顧導彈,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它的威脅力度。美國飛機偶然候乾脆拋棄炸彈減輕重量,然後直接逃竄。因為美國飛機速率較快,以是米格17常常追不上逃脫的“鬼怪”。
aa-4的最大上風就是射程遠,普通都會大於20km。這能夠給己方更大的反應時候,也能夠保持射程上的上風,一寸長一寸強,在**中變現的更加較著。
米格17戰機幾近是全部武裝,不但把機頭加厚,防風玻璃也被加強。不過如許的設想促使米格17太重,隻好減少機翼的剛性。副翼的行動在產生滾轉力矩的同時,會形成機翼變形,產生反方向的滾轉力矩。如許形成和飛翔員企圖相反的行動,如果想往左飛翔時,必行把持飛機向右飛翔,這給飛翔員的駕駛形成很大的猜疑。
aa-2導彈在擊中目標或者飛到極限的時候會挑選主動爆炸,殼體爆炸構成的破片數量超越1000塊,破片飛散角10°~16°,有效殺傷半徑9~10m。
米格17f型戰機設備有一門37mm的n-37炮膛,備有40枚炮彈。以及兩門23mm的nr-23炮膛,各備80枚炮彈。在炮彈數量方麵,米格17占有上風,不過米格17並冇有導彈,冇法遠間隔進犯敵機。這在必然程度上減弱了對米格21的威脅力度。
在越南疆場上,當美國fh-1“鬼怪”戰機飛翔員發明米格17並籌辦用導彈進犯的時候,米格17飛翔員會把持戰機驀地降低,然後以快的不成思議的速率翻上一個筋鬥,繞到本身身後,用機炮開端反擊。
不過此次賣力打前鋒的是中校柯蘭達。柯蘭達是一個很心細的人,當他發明火線隻要一架敵機的時候,挑選了持續進步。
柯蘭達號令戰機分離前行,兩機間隔保持10m以上。製止某架飛機被射中時,不會讓其他友機遭到池魚之殃。
射程太近了,導彈的速率也太快了,底子冇有給“安解陣”的空軍反應時候,即便看到導彈飛來,優良的駕駛員科威隻能儘力的測過機身,還是被擊中了廣大的機翼。米格17真不是一架好戰績,速率慢,翅膀還長得那麼大,就像一架空中的挪動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