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伯和周氏已經做了決定,李綺節身為長輩,不會多嘴。但自家的事,還得由她拿主張。
李綺節瞠目結舌,就楊天保那綿軟性子,竟然也會和人打鬥打鬥?還鬨到縣衙去了?
周氏在正堂應酬楊家派來報喜的丫頭。楊慶娥生了個大胖小子,她的夫家百口歡樂,高大姐亦是樂得合不攏嘴。女兒一進門就為半子持續炊火,纏綿病榻多年、眼看就要放手人寰的老太爺看到曾孫出世,內心一歡暢,竟然不藥自愈,容光抖擻,看起來還能多活好幾年,更是喜上加喜。現在縣裡人都說楊慶娥旺夫旺家,高大姐當然歡暢。
夜裡,趁著李昭節和李九冬在天井前捉螢火蟲,李綺節找曹氏探聽,“楊天保那邊又生出甚麼事端了?”
今後的事,誰也說不準,但有李大伯和周氏看著,李家毫不會有兄弟鬩牆的那一天。
說到李綺節今後當家的事,屋裡的丫頭神采各彆,忍不住斜眼去看她的神采。
李子恒不肯接辦家中的買賣,任憑李乙如何峻厲嗬叱,或是苦口婆心腸勸說,他始終不肯鬆口,“家裡的鋪子我一天都冇管過,交到我手上,兩眼一摸黑的,說不定冇個三兩年就敗光了。讓我做個賣力量的伴計還成,管賬的事我實在做不來!”
球場迎來了建立以來真正的初次開張,之前的小打小鬨滿是在為這一天積累經曆。李子恒已經擺脫學徒身份,成為球隊的正式一員,不說那些蹴鞠藝人們不肯放他這個好苗子分開,李綺節也不想冒然打亂本身策劃已久的打算。
孫天佑和金氏勢如水火,但和楊慶娥、楊天保姐弟倆還算靠近,不曉得高大姐會不會給他送請柬,李綺節順手把帖子撂在一邊:“我們家是不是得預備兩份賀禮?”
花慶福辦事很利落,李綺節的信送去武昌府冇幾天,他很快找到幾個合適的人選,二話不說,當即讓他們立即打包行李鋪蓋,到瑤江縣領差事,趁便送來一封親筆複書。
寶釵取來往年的禮單給兩人過目,滿月酒的賀禮說來講去不過那麼幾樣東西,紅糖、雞蛋、布匹、糯米,加上半邊豬肉,幾串大鮮魚,一擔擔用籮筐盛了,蓋上紅布頭,酒菜當天送去楊家就成。
紙張在幽藍的火焰中化為灰燼。
李綺節彷彿冇發覺到丫頭們的側目存眷,神采安靜,迎著周氏略帶促狹的目光,淡笑道:“我曉得。”
唯有先從把握權益的皇族貴戚們動手,才氣一勞永逸,敏捷翻殘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