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小小年紀,竟然能夠著一襲隻要士人學子才氣穿的襴衫,不是秀才,也該是個準秀才,相稱於在十五歲之前一次性通太小考、中考、高考和研討生測驗,人才啊!
不過秀才又如何?固然鄉間端方寬鬆,又是親戚,相互串門不必顧忌,但孟雲暉如何說都是個讀書人,該當更明白分寸禮節,他是外男,趕在女仆人周氏之進步院子,如何說還是有點失禮。
五娘子絮乾脆叨說個冇完,孟雲暉彷彿有些難堪,把皮球複又頂在腦袋上,朝李綺節咧嘴笑了笑。
他把皮球頂在頭上,躬身俯腰,然後猛地跳起幾步,把皮球頂到高空,再用腦袋去接,期間圍著桂花樹轉了一圈又一圈,皮球始終穩穩鐺鐺頂在他的腦袋上。
倒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小郎君,穿一身烏黑粗布圓領襴衫,濃眉大眼,樣貌端方,拱手唱了個肥喏:“方纔失禮了,三娘勿怪。“
校尉是蹴鞠藝人的品級稱呼,女校尉顧名思義,就是女蹴鞠伎人,專門以演出各種蹴鞠技能為生。
李綺節內心不由有些迷惑,在這個年代,大家都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李大伯和李乙天然不能免俗,非常看重讀書人,家裡如果有個學問好的表哥,李大伯必定早就鼓吹得天下皆知了,可她如何從冇見過麵前這個小郎君?
孟雲暉笑道:“武昌府那邊有位女校尉裴娘子,擅於白打蹴鞠,很有盛名,藩王府常常請她去為王妃演出,郡主們都跟著她學蹴鞠,三娘為甚麼學不得?“
周氏笑嗬嗬走進院子,“這是你孟五叔和五娘子的兒子,他們家的堂叔孟舉人就住在你家間壁呢。“
孟雲暉摸摸鼻尖,還冇說話,五娘子挽起周氏的胳膊,搶著答道:“四郎有位同窗是楚王府長史的侄子,客歲,那位金公子帶他去過楚王府的外城,他返來和我說,楚王府外城的屋子一間內裡另有好多小間,小間裡另有隔間,大院套小院,小院也分東西南北房,冇人帶路的話,準得在裡頭迷路!內裡的下人都穿的是綾羅綢緞,頭上戴金簪子,手裡戴玉鐲子,腰上戴玉帶扣,楚王府的地磚,滿是用金子打的,可奇怪了!另有他們的茅房,嘖嘖嘖,香噴噴的,比我們小娘子們的內室還標緻……“
孟雲暉還未到弱冠之年就考中秀才,在鄉間來講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喪事,五娘子這麼多年的辛苦冇有白搭。
周氏笑嗬嗬道:“三娘像她故去的娘,都是瘦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