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行會和歲考[第2頁/共5頁]

如果我籌算去考個解元又或者亞元,那必然會欣喜若狂,可這會兒我正想著該如何鑽空子作弊高空飛過!

汪二孃見汪孚林催促連翹去拿水來解渴,她便小聲問道:“哥,你是不是因為爹的事,這才急著贏利?可讀書的事情要緊……”

此時現在,糧商們麵麵相覷。就算歙縣是徽州首縣,每年夏稅秋糧,外加雜七雜八的歲辦軍費以及各種分攤,頂多也就是三萬兩擺佈。而這個數字看似龐大,可相稱於這筆錢的糧食,在八山一水一分地的徽州,卻已經很很多了,畢竟很多人家都是靠經商補助生存的。糾結之餘,就有人開口問道:“難不成了夏稅秋糧以外,義店就不做糧食買賣?”

“以是,大師說不該該兩敗俱傷,這一點,我完整同意。”

你們現在不承諾建立行會,一點乾係都冇有,今後各位就曉得了!

汪孚林倒騰這麼一出,當然不是為了轉頭就給葉縣尊一個重修預備倉的政績,讓葉青龍熬煉一下掌櫃才氣。徽商當中如程老爺如許的钜商,大多紮根在外埠經商,徽州本地反而都是些小本錢的販子留守,也冇有甚麼緊密構造,比方各種行會。就如同眼下這些糧商,他們都是坐商,本錢有限,或許他們會聚在一起籌議一些對策,做出一些決定,可並不存在這麼一個構造架構。

“鄭班頭有急事?”

“我設義店的初誌,實在是因為葉縣尊對我提到,眼看預備倉殘落已久,現在存糧乃至不到千石,一旦產生災荒,無糧可貸,更不要說施助了。以是說,最後我把這義店的架子搭起來,實在是為了重振預備倉做個籌辦。”

“汪小官人,皂班鄭班頭說,有急事找您。”

“那敢問小官人,您承諾了?”

前次有工夫向李師爺請教製藝,也就是八股文,已經是約摸十多天前的事情了,以是,現在汪孚林再次幫襯,李師爺倒也冇有二話,直接丟了一本當年本身的製藝冊給他,一道道的習題中,破題承題起講等佈局一應俱全。對這類東西,汪孚林本就帶著幾分順從心機,這會兒更是看了一小會就生出睏乏來,可一個打盹還冇正式打下去,他就俄然隻感覺有甚麼東西打中了額頭,一昂首就看到李師爺憤怒地瞪著本身,而在他身後,是三個偷瞄本身的小傢夥。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