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四章 大司馬[第1頁/共4頁]

是以,汪道昆忍不住皺了皺眉道:“子理兄,事情都疇昔了,那三人全都降三級出京,現在那些科道冇那麼大膽量!”

汪道昆頓時拍案叫絕,世卿是甚麼意義?春秋戰國的時候,世家林立,把握實權,乃至於本來並不世襲的卿為一家一戶所獨占,是以有世卿世祿的說法。若以這兩個字為表字,確切合適譚綸在某些時候的脾氣,夠霸氣!

如果不是汪道昆之前才見地過汪孚林那憊懶模樣,真的會被這小子給騙了,以為汪孚林真的一向在思慮,以是,他眼睛看著汪孚林,內心卻在哀歎這小子的滑頭。竟然把本來不甘心的調派說成磨礪和獲得經曆的體例,還振振有詞在譚綸麵前頭頭是道。但是,他再轉念一想,汪孚林不但有急智,並且能多想數步,他明天到那邊小宅子去把人給拎返來,安知那小子不是早就猜想到了,等著他開口?如果是那樣……

譚綸這一次卻親身伸手把人扶了起來,這才笑嗬嗬地看著汪道昆說:“我家幾個兒孫的表字,都不是我親身取的,這些年我也未曾送過表字出去,也冇人來求過我。伯玉,你是第一個,你家世卿若不是已經結婚,我又冇有適齡的女兒,我們兩家還能結個親家!”

而汪孚林見譚綸那神采飛揚的模樣,他本來是籌算隻要還拚集就收下的,更彆說這兩個字還不錯!是以,他幾近不假思考地起家下拜謝道:“多謝大司馬賜字!”

聽到譚綸這近似於閒話家常的語氣,汪孚林也就非常放鬆。但這是譚綸和汪道昆說話,他也就冇有胡亂插嘴。公然,汪道昆代他謙遜了幾句,而後便在譚綸劈麵坐下了,隨即用眼神叮嚀他倒茶。他當即照做,畢竟跟著方先生和柯先生,茶道之類他也算是駕輕就熟了。葉鈞耀又私藏頗豐,他之前籌辦鄉試期間一半時候在鬆明山,一半時候在徽寧道官衙,冇少給頂頭大下屬兼嶽父大人斟茶倒水。用心致誌的他冇重視到,譚綸一向在看著他。

這是說的譚綸自從回京任兵部尚書以後,就被幾個禦史彈劾體弱多病的舊事了。當時候先有高拱的弟子禦史雒遵彈劾譚綸不稱職,籌算推舉海瑞取而代之,而後隆慶歸天萬曆即位,譚綸在陪萬曆天子祭奠的時候咳嗽不止,又有兩個禦史前後彈劾,若非最後有吏部尚書楊博助言,厥後又有張居正殺雞儆猴,哪怕就是譚綸如許軍功彪炳之人。也坐不穩兵部尚書的位子。即便如此,譚綸也曾經三次上書請辭。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